有限空间如污水井、地下室、化粪池、管道等,看似平常却潜藏危机,是威胁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钱塘区联合下沙街道重点聚焦有限空间领域,通过资料核查与现场排查两大举措,全力消除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资料核查精准把脉,指引安全作业方向。联合下沙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组织专业团队对50余家企业的有限空间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核查。核查发现,超80%企业的作业审批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较为规范、贴合实际,但部分环节仍有优化空间,街道指导其结合实际风险进行补充细化。人员培训记录显示,安全培训已实现全覆盖,但部分企业存在培训内容与实际作业需求不符的情况。对此,下沙街道提供了专项培训资源清单,并指导10余家企业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计划。此次核查从制度层面为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提供了精准指引。
二是现场排查细致入微,着力消除潜在安全风险。检查人员深入一线,对100余处有限空间环境开展精确检测,重点核查氧气含量(标准19.5%-23.5%)、可燃气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关键指标。针对少数氧气不足、可燃气体接近临界值或轻微有毒气体超标的空间,街道已指导企业采取通风、强化监测或制定整改方案。同时,技术人员仔细检查了有限空间内100余台机械、电气设备及管道阀门。在安全防护方面,确保所有出入口畅通,核查安全警示标识的清晰度与位置合理性,对不规范标识指导重新制作安装;重点检查安全绳、三脚架等防护救援设备的完好性与取用便捷性,协助维修调整损坏或放置不当的设备。目前,超95%的通风设备运行正常,可满足换气需求。
三是隐患整改协同共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排查中发现,虽大部分有限空间已建立台账,但仍有部分涉及环保设施或生产环节的空间识别不到位。同时,应急物资配备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如缺乏关键救援设备(送风管、三脚架、全身式安全带)、气体检测仪器未定期检测、空气呼吸器缺乏维护保养等。针对这些问题,联合下沙街道迅速组织企业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原因并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安排专业人员与企业一对一对接,提供技术指导和资源支持。截至目前,整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超90%的企业已完成整改。整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多数企业已完成整改。对于尚未完成的企业,下沙街道将持续跟踪指导,确保问题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