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构建安置场所“三型矩阵” 织密“全备精布、平急两用”避灾网
发布日期: 2025-07-08 17:44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应急宣教和保障中心

为满足新时代人民防灾避险需要,富阳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积极构建“大型综合避灾中心—中小型规范避灾场所—微型应急避险点”的“三型矩阵”,为转移人员筑起“全备精布、平急两用”避灾网。

一是设立大型综合避灾中心,提供舒心优质安置服务。富阳区以“安全可靠、优质服务”为重点,设立了一批大型综合避灾中心用于大规模人员集中安置。将全区划分为5个片区,择优选择学校、养老中心、体育文化中心、研学基地等大型场馆,以“平急两用”模式纳入避灾安置体系建设。强化源头植入,在规划新建项目时纳入避灾功能,涵盖淋浴、食堂、应急医疗和娱乐活动区域等功能配置。目前,全区共设立区级大型综合避灾场所83处,可安置5万人以上。

二是建设中小型规范避灾场所,做到安置全面覆盖、功能齐全。在镇村两级层面,以“一镇一点,一村一点”模式,建设可容纳100人以内的中小型避灾场所,具备基本的食宿条件,配备应急物资,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用,作为大型场所的补充,让受灾群众快速转移、安心居住。由基层应消站牵头,强化日常管理,每年开展2次全覆盖常规检查,启用前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即查即改,确保长效运行。目前全区共建设中小型避灾场所309处,并100%完成规范化创建,实现人员分流、有序安置。

三是设立微型应急避险点,实现安置就近就快灵活应变。针对短临极端天气时间短、突发性强的特点,富阳区依托基层防汛“微哨”,创新设立了799个微型应急避险点,人员转移距离不超过100米。微型应急避险点以条件较好的村内自建房为主,由部门指导、镇村两级联合评估,确保安全后启用,配备应急生活包等必要物资,保证临时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与户主签订协议,给予政策激励,由户主提供基本的安置服务,实现突发情况下人员就近就高、快速避险,提升灾害应对的灵活性和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