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机防+人防”全面强化基层防汛体系
发布日期: 2025-06-27 15:48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应急宣教和保障中心

在2025年汛期兰江洪峰与持续强降雨的双重考验下,建德市以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为抓手,打造“就近响应、快速处置、协同作战”的防汛应急链条,筑起一道动态安全防线。

一是健全责任体系,实现高效运行。全面推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目前已完成乡级防汛预案和指挥要素图编制,258个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更新,制定镇级“八张风险清单”192张和934处高风险区“一点一策”,组织开展镇村无脚本防汛实战演练和风险区人员转移拉练,通过应急广播、社区讲座等方式广泛开展群众宣传教育,编制洪涝灾害梯次人员转移方案,推进“应急第一响应人”工作,进一步完善基层应急指挥体系、优化响应联动处置流程。

二是数智融合创新,提升防范能力。建德市创新搭建的全市无人机统筹调度平台,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源头自然村等偏远区域或重点部位,建立汛期无人机监测预警工作机制,通过科学设定无人机自主巡查路线,实现高风险点位实时监测。目前平台已整合接入12台大疆2代机场,构建起覆盖10个乡镇街道、约240平方公里的“空中侦察网”。平台创新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防汛应用机制,于汛期前即针对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山塘水库和城市内涝四大高危场景,10个易受灾点位预设了航线巡飞计划,并探索3D高精建模功能。

三是强化应急保障,助力群防群治。推动“应急第一响应人”建设,利用外卖员、快递员等社会力量化身“流动哨兵”,借“随手拍”功能将隐患实时上报,形成“就近响应、快速处置、协同作战”的防汛应急网络,推进风险隐患“网格化管理”。建德市通过“人防+机防”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全域响应能力实现质效跃升,强降雨期间将940条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高风险区群众,针对独居老人、危房住户等特殊群体“应急第一响应人”逐户上门协助转移,梅汛期全市累计转移277人,协同处置围墙倒塌、内涝积水等险情23处,落实“乡自为战、村自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