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精减加”三法并举创新执法模式 护航企业安全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6-27 15:47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应急宣教和保障中心

杭州市滨江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及应急管理部《关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通知》精神,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流程,以“一精、一减、一加”硬核举措,实现监管效能提升与企业减负增效“双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精准分级“差异查”,靶向监管除隐患。对企业实施ABCD分级管理,分别采取重点检查、重点抽查、随机抽查和无事不扰措施,确定执法检查企业名单并编制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紧扣《浙江省应急管理系统行政执法事项目录(2024 年版)》,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等易导致重特大事故的高风险事项列为必查项,推动企业“查大问题、除大隐患、防大事故”。坚持过罚相当、宽严相济,综合分析违法情节、过错程度、整改情况等因素,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确保处罚合法合理。

二是协同联动“减频查”,无事不扰优环境。部门联合“一次查”。协同市场监管、滨江区消防大队、滨江区生态环境分局等部门,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层级明确“主体清”。坚持“一户企业对应一个层级执法主体”,开展抽查检查时与区级相关部门联合行动。频次设限“减干扰”。合理控制执法频次,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标准化等级等,明确年度检查上限(一般不超过2次),切实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三是靠前服务“加法帮”,纾困解难促提升。推行“执法+普法”“执法+服务”模式。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覆盖培训。探索“邀约式”指导服务,征询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体检”需求。推进工业园区安全合规建设,修改完善《滨江区安全合规创建工作方案》,制定《滨江区工业园区安全合规正负面清单》和《滨江区工业园区安全合规检查表》,锁定重点整治名单。针对科技园区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薄弱痛点,聘请国家级资深专家逐户开展“体检式”帮扶指导,帮助企业补齐短板弱项。共梳理重点整治名单6家,组织入园入企专项培训会3场,累计参会人数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