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凌晨,余杭区遭遇今年最强短时强降雨侵袭,南部镇街局部出现暴雨甚至个别大暴雨。全区面雨量达51.0毫米,其中闲林街道民丰村单站累计降水高达185.4毫米。面对严峻汛情,余杭区迅速激活“1833”联合指挥体系,统筹协调各部门、镇街,以“预警即命令、险情即战场”的责任感,全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平稳有序。
一是高效指挥体系快速激活 筑牢防汛“中枢”屏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一线调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坐镇指挥部,区防指办主任牵头应急、气象、林水、农业、文旅等10部门加密会商研判,持续落实预警叫应、应急救援、信息报送等9项工作机制。区防指办严格开展“六问抽查”12次,督促各级防汛责任人全面进岗履职,会同区气象局紧盯降雨云团,提前提醒提示降雨重点镇街,及时叫应叫醒受影响镇街责任人36人次,同步督促镇街按照“镇自为战”“村自为战”要求以及双十条工作举措做好重点领域隐患巡查、落实风险管控、人员转移等工作。
二是基层力量冲锋在前 筑牢一线“防护”屏障。各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功能型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党员先锋队冲锋一线。余杭街道成立三级联动指挥部,6小时内成功排涝华立小区40公分积水;闲林街道调动多方力量疏通管口13处、处理积水点25个;仓前街道党支部班子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连续奋战控制长松街等内涝点;五常街道统筹城管、城建、三治办及各社区,全域开展隐患排查,累计出动社区物业、党员志愿者等300余人协同作战。良渚街道对11处易积水点实施“一点一策”,派驻专人24小时值守;黄湖镇建立“线上+线下”预警体系,对特殊群体落实“一对一”帮扶。全区累计出动巡查人员2979人次,整改隐患157处,高效处置道路积水等险情42处。
三是多部门协同作战 筑牢全域“联动”屏障。城管、交通、住建、规资等部门指派专人全流程驻守指挥部,持续视频巡查,密切关注面上动态,重点抓好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山塘水库河网等关键风险管控,形成“指挥部运作+现场实战”高效联动。区林水局24小时严密监控86处水库、堤防,累计排水76.9万立方米;区文广旅体局向300余家文旅企业滚动发布预警,强化风险管控;区农业农村局紧盯西部农村地区,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统筹调度属地市政力量,出动抢险人员115名、抢险车25辆,于凌晨完成20处积水点强排作业。区交通运输局针对道路交通安全开展密集巡查检查,累计出动巡查人员318人次、巡查车110车次,投入抢险救援109人次、抢险设备17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