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与上游安徽歙县山水相近、人缘相亲同饮“一江水”。上游安徽段来水给淳安县防汛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为有效掌握歙县气象情况和上游来水情况,加强千岛湖水位变化精准分析,淳安县持续巩固新安江流域上下游防汛联动效能,实现精准预警、高效响应、资源统筹等良好效果。
一是打破地域界限,精准预警筑牢安全防线。在前期签订《新安江应急联动合作工作协议》《区域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协议》基础上,进一步完善“1+2”(一个工作联络群,两家单位业务人员入驻)沟通模式,通过电话会商、视频会商、工作联席会议等形式保持常态化协调联系;优化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共享、水文监测洪水预报信息共享、防汛防台风突发事件相互通报等7项合作机制以及预警叫应区域协同、流域气象监测信息区域共享、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区域共商3项合作模式,全效提升协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通过流域气象监测信息共享,实时了解上游歙县雨量情况,对千岛湖水位预警精度提升 40%,水质动态监测频次增加至每小时 1 次,有效防范了上游来水对湖区生态的冲击。
二是实现信息互通,高效响应降低灾害损失。打破信息壁垒,建立县、乡镇二级信息交流网络群组,实现雨水情、山火情、灾情等信息快速传递。突出突发事件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小专班”负责跨区域突发事件联络工作,确保了第一时间向各方通报信息,及时启动预案响应共同应对,实现了信息来源统一归口、专业力量统一使用、信息成果联合共享。自建立跨省域应急联动机制后,信息传递效率大幅提高。通过县、乡镇二级信息交流网络群组及 “小专班” 联络机制,淳安县接收上游歙县水文、气象等关键信息的时间从过去平均2~3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在强降雨防范过程中,由于对上游歙县来水量的及时掌握,为下游淳安新防御工作争取了最大的提前量。
三是搭建联动机制,资源统筹提升救援效能。加快构建水域、空域、地域“三域一体”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县、乡镇两级共享现有应急物资库存、应急力量配备清单,确保“五断”“五断”极端情况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就近就地调配应急物资、救援力量等进行有效支援。打破地域、条块分割,把应急力量按照专业需要进行模块化编组,实现应急力量统一和专业能力优势互补,提升跨区域抢险救援合力。依托“三域一体”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县、乡镇两级应急资源实现高效共享。截至目前,县级层面及16个相邻乡镇共享物资清单信息3批次6万余件,实现队伍编组5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