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绷紧汛期安全“责任”防线。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全县水库、水电站、堤防、山塘、山洪灾害防御等各级责任人3958名,确保责任到岗到人。组织开展河长制专题培训、山洪灾害三级防御演练等实战化培训、演练30余场,强化防汛关键领域应急能力建设,确保关键时刻迅速响应、处置有力。
二是织密风险隐患“治理”防线。围绕山塘水库河网和小流域山洪两张“风险清单”,开展拉网式检查,夯实汛期安全基础。截至目前,已检查重点防御点位282处,发现隐患96处已整改93处,剩余3处限期整改隐患已落实应急度汛措施。
三是建强监测预警“感应”防线。聚焦重点工程、重点区域,提前储备抢险物料和相关机械设备2万余件,新增水位警示标识3处、山洪声光电预警设备20套,维护水雨情监测站点351处,修复各类设备故障42处,确保汛期监测预警系统高效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