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人防+物防+技防”筑牢夏季森林防火墙
发布日期: 2025-07-22 17:54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应急宣教和保障中心

夏阳灼灼,热浪滚滚,全市高温晴热天气持续,为筑牢生态屏障,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西湖区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连续三年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

一是智能监测全覆盖,火情预警更精准。西湖区投入专项资金800余万元,建成覆盖全域的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系统,在重点林区布设红外热成像摄像头46个、智能语音电子警察杆40处,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搭建自主巡林网络,打造全国首支机器狗护林队,依托 AI、双光谱云台、自组网系统等技术,自动规划巡林路径,动态回传物联感知数据,显著提升巡检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系统运行以来,累计识别野外违规用火行为230余起,预警准确率达 98%,较人工巡查效率提升5倍,为“打早打小”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联防联控常态化,群防群治显成效。成立3个专项督查组,由应急、农业农村和公安等单位组成,对入山卡口、茶园茶地、田间地头等风险区、风险点进行联合督查。组织区级专业队、镇街半专业队和村社护林员开展了专题森防业务培训3次,通过培训,三支队伍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常识、扑救技能和应知应会等内容明显提升。组建由护林员、村干部、志愿者构成的300人联防队伍,实行“网格化+责任制”管理,今年上半年开展联合巡查1.2万人次,联合演练12次,群众防火知晓率提升至93%。

三是宣传演练齐发力,防火意识入人心。西湖区创新宣传形式,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抖音平台推送防火提示10万条,制作《森林防火警示教育片》在景区、村社循环播放;线下在进山卡口设置“卡通警察”语音提示装置,利用无人机每日巡航宣传5小时,覆盖人群超3万人次。针对茶农、游客等重点群体,开展“防火知识进村社”“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发放宣传折页2.5万份,张贴标语横幅230条。夏季以来,全区违规用火行为同比下降42%,民间自发组建的巡护队伍增至28支,群众防火意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