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报告指挥中心,新白线白水涧村山体岩石存在裂缝情况,加上今日雨量较大,可能引发小面积岩石崩塌,需要立即整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巡防队员蔡春风近日在白水涧村巡查时发现隐患,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白水涧村委会,并通过“青山云卫士系统”进行上报。青山湖街道指挥中心受理后及时交办,村委会立即派出人员进行处置。
杭州市全力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准备工作,2月至今共出动3.9万余人次排查隐患,检查2.3万余处,发现度汛问题735处,其中572项已完成整改,163处已落实度汛措施。
措施落细 责任压紧压实
杭州市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全市汛前备汛检查及隐患排查,并督促将检查情况录入“防汛防台在线”平台。
“‘防汛防台在线’是省防指开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了气象、水文、自然资源、交通等多部门数据,具备实时监测、预警发布、风险研判、指挥调度、信息共享等功能,实现了防汛防台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杭州市富阳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防汛责任,关键是要落实到人。杭州市严格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包保责任制,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工作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动态调整三级防汛责任人和包保责任人。
为了提升相关责任人的专业水平,2月至今,杭州市已累计开展防汛责任人培训86场次,共4540人受训;组织应急演练148场次,共5156人参与。
完善机制 明确工作细节
杭州市全面梳理预警“叫应”、风险管控、联合值班、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修订杭州市“1833”联合指挥体系工作方案,把全市25791处重点部位纳入管控范围,落实风险管控“一场一方案”。
“在市防指的统筹下,我们逐步建立完善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平战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15个防汛主要部门会在应急响应启动时进驻指挥大厅开展城市安全联合值班值守。”杭州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救灾处负责人表示。
应急响应状态下,如何确保各部门职责分工明晰、协同高效有力一直以来都是杭州市完善防汛工作体系的着力点。
为此,该市督促各地各部门修订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迄今已修订防汛防台应急预案107个,更新村级防汛形势图1441张。“在防汛形势图上,村(社区)防汛物资仓库点位、地质灾害风险场所、7座重点山塘水库、17条防洪堤巡查段等关键信息、区位一目了然。”桐庐县凤川街道应急消防站工作人员王晓东说,“突发汛情、灾情时,我们对着防汛形势图,可以马上规划转移路线,也能第一时间获取并拨打对应避灾安置点、转移责任人的电话,大大提高了转移安置的精准性。”
数智先行 响应快速高效
“去年汛期,我们乡的卫星电话存在信号延迟、卫星信号时断时续的问题,今年在省市防指的支持下,统一升级成了集成天线和基座的卫星电话套件。”合村乡农办副主任蓝金燕说,“卫星电话安装新套件后,实现了‘开机即通’,大大增强了可用性和信号稳定性。”合村乡位于桐庐县偏远山区,卫星电话信号不好过去一直困扰着他们。
得益于数字化资源优势,杭州市在升级防汛防台应急联动系统方面持续发力。
“迭代升级后,系统集纳了气象、林业水利、城市管理等部门单位的数据,接入大中型水库、水雨情站点、河道水闸、避灾安置场所、应急物资储备库、道路等防汛重点部位共72万路视频监控和实时物联监测设备,接入雨量站、水位站、大中型水库等全要素信息,并集成了14个区县防汛指挥要素图,实现一张图全景式综合指挥。”杭州市应急管理局科技与信息化处负责人表示。
数智先行的余杭区,不断推进数智赋能,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全域倾斜摄影数字资源,开发数字化防汛演训沙盘,为预案演练和案例复盘提供逼真、灵活的虚拟环境。同时,该区整合多部门资源,开发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叫应”平台,实现预警信息“两个直达”,确保应急响应快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