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上城区深耕“ 13331”灾害事故报送机制守好安全生产“责任田”
发布日期: 2025-04-27  15:41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上城区依托“1833”联合指挥体系、灾害事故“1618”救援指挥体系和城市安全值班值守建设,创新工作方法,首创推行灾害事故信息报告“13331”机制,持续提升“平时”风险研判、预警会商、决策服务和“战时”指挥调度、应急处置、信息报送能力,高效处置各类灾情险情和涉灾突发事件。

一是搭建一个载体,推动信息报送“一管到底”。区城市安全值班值守专班做好平时值班值守“守望”职责,9家轮值单位任当天指挥长,统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先期调度、信息核查等工作。常态化设置“一长三组”工作模式,组建当日信息报送群,24小时落实灾害事故信息接收、汇总、报送和传递工作。制定20类灾害事故信息报送流程图、明白纸、提示卡,明确分级分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区域敏感等级,增强突发事件前期研判和预警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工作的“放哨”作用。

二是突出三条渠道,推动信息报送“即真又实”。积极构建覆盖“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相互交织报送网络,24小时紧盯区委区政府紧急信息研判群(浙政钉)、110/119指挥联动平台、城市安全应急大脑预警模块等3条重要信息共享主渠道,第一时间获取灾害事故信息和预警,守好信息“前哨”。认真履行急时叫应叫醒“吹哨”职责,充分发挥灾害事故“叫应”机制。依照“有研判预警、有防范措施、有安排落实、有结果反馈”的闭环要求,通过“一条信息、一个电话、一次视频”方式,第一时间叫应相关部门、街道(管委会)负责人,确保对突发事件的实时感知和高效处理。

三是强化一个制度,推动信息报送“提质增效”。做好灾害事故信息报送复盘环节,全面复盘灾害事故信息过程中街道(管委会)、部门信息报送流程、时间节点,梳理“有没有”“好不好”“落没落实”等情况,不断优化信息报送环节,提高信息报送质效。迭代“城市安全应急大脑”综合预警指挥系统,围绕气象、水情、地质、危房、地下空间等灾害类监测预警信息,做到“风险看得见,资源调得动,态势控得住”;另一方面做广安全生产、东站枢纽、电动车充电场所等专项预警场景建设,实现“覆盖场景全、预警分析准”的成效。全区累计高效处置消防、燃气、道路交通等各类突发事件16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