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将至,余杭区锚定“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标准,聚焦指挥体系扁平化、责任落实网格化、预案管理动态化、监测预警智能化、应急保障体系化“五大攻坚方向,通过“三张单”、“三建设”、“三推进”助力基层防汛备汛提能升级,全力打好今年防汛主动仗。
一是“三张单”确保基层应急保障。抓好“风险一张单”。围绕“八张风险清单”,全领域、全链条、全方位开展汛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分解细化形成镇街“风险一张图”,落实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和闭环管控措施。截至目前,共排查检查点位2499处,发现风险16处,已全部落实管控措施。抓好“物资一张单”。对全区240个应急物资仓库查漏补缺,指导镇街防汛“三大件”“四小件”全覆盖配备,建立完善紧急调拨机制。积极探索使用先进适用个人防护装备,为救援队伍配备智能安全帽100顶。抓好“队伍一张单”。完善队伍体系建设,全区建立各级救援队伍35支,包括救援人员1713名、社会救援专业人员146名。与区人武部建立“军地联动”机制,一旦遇到重大险情,调度民兵等力量快速投入抢险救灾。
二是“三建设”确保指挥体系高效。建设扁平化指挥架构。调整完善1833+1618区级防汛防台指挥机构,落实“区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责任人2110人,明确基层防汛责任人4808人。引导镇街层面制定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应消站统筹能力,贯通落地省市区1833体系风险闭环管控指令。建设标准化指挥中心。打造集应急值守、监测监控、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综合应急指挥中心,横向整合防汛防台抗旱、森林防灭火、自然灾害救助等3个指挥部,纵向贯通镇应急消防管理站、村社应急机构。建设可视化指挥场景。梳理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堤坝水闸、低洼易涝点等防汛防台可视化指挥重要场景视频监控1356处,通过无人机、单兵、布控球等移动监控设备,实现突发事件30分钟内上传现场画面。
三是“三推进”确保防汛能力提升。推进预案修编和演练。以2024年防汛防台实战经验为蓝本,完成全区12个镇街防汛预案动态修编,迭代更新223个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实现风险点位“一图一策”动态管理。深化“五停”等专项方案实操性,指导行业部门完成重点风险点位应急预案优化,建立“风险等级-响应措施”对应机制,实现风险管控精准化、人员转移科学化。推进工程治理。重点推进西险大塘提标加固、东苕溪左岸堤防综合整治、2024年水毁修复项目,目前西险大塘堤防工程、苕溪北塘先行段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南湖枢纽主汛期前发挥挡水作用,74处水毁修复点位全面完成,全面补齐防汛防台短板。推进数智赋能。利用风险普查常态化更新的丰富数据叠加我区全域倾斜摄影数字资源,开发数字化防汛演训沙盘,为辖区熟悉、方案可视化、预案演练以及案例复盘提供逼真、灵活的虚拟环境。整合应急、资规、水利、气象等部门,开发极端天气预计信息叫应平台,可面向全区458个重点责任人一键发布预警信息,电话外呼,实现预警信息“两个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