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起浙江正式进入汛期。据预测,今年我省气象灾害偏重,主要呈现为极端天气多发、梅雨分布不均、台风影响较重、盛夏高温偏强4个特点,平安度汛难度之大、挑战之多、要点之高。拱墅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坚持从严标准,抓早抓紧、做实做细,全面落实防汛各项工作任务,坚决守牢防汛救灾的生命线、指挥线、保障线。
一是压实防汛责任。区防指已于2月17日下发《关于全面做好2025年防汛防台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于3月12日更新《2025年防汛防台抗旱包保责任人名单》及《2025年防汛防台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调整公示三级防汛责任人193人,区一级包保责任人33人。各部门、街道严格按照防汛职责,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各街道、社区成立防汛工作小组,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防汛责任体系,确保防汛工作无缝衔接。目前完成基层防汛防台责任机构更新和174个社区防汛形势图更新。
二是强化预警叫应。拱墅区严格落实《区“1833”联合指挥体系建设方案》和《区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构建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配合紧密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短临强降雨的监测预报,高效运转“1833”联合指挥体系,加密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照预警“135叫应”机制,当气象发布橙色和红色暴雨预警,果断叫应叫醒三个“关键人”,激活全体系,牢牢把握防御主动权,以工作的确定性有效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区防指与各成员单位保持密切协作,确保信息畅通、指挥高效。同时,建立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响应,有效应对。
三是聚焦风险排查。自防汛备汛工作开始以来,全区相关部门及街道共出动检查人员2543人,检查点位2522处,发现安全隐患55处,整改55处。区防指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全面梳理八张风险清单,并聚焦“八张风险清单”,持续对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低洼易涝点等重点部位开展巡查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管控风险。重点关注在建工地、户外高空作业、危旧房等防风安全,督促相关单位该加固的加固,该拆除的拆除。严防强对流和强降雨引发次生地质灾害,按照“三提前”“三必须”要求,及时转移人员。紧盯跨年度的工程建设项目,倒排计划,加快推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安全度汛。
四是配强队伍物资。全区已组建区级综合救援、行业专业救援、社会救援队伍共16支530人,街道及社区级救援力量183支5850人,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备勤,开展防汛演练,实施互学机制,检验预案、磨合队伍。同时,储备沙袋、抽水泵、救生衣、橡皮艇等17.16万余件器材物资,并定期检查维护,及时补充和更新,确保物资随时可用。重点加强卫星电话及配套座机的检查,指导街社两级干部熟练操作使用。
五是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在岗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配齐配强值班备勤力量。加强辖区风险监测,第一时间核实突发事件线索、苗头,确保信息报送快速准确。统筹好各类救援力量备勤备战,加强应急通信保障,遇有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高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