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防汛防台工作部署,临安区防指办紧紧围绕汛期“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工作目标,以责任落实、风险管控、应急保障为抓手,扎实推进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全面夯实防汛备汛基础,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责任体系立体化,织密协同联动网络。深化“1833”联合指挥体系与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融合,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完成区镇村三级336名防汛行政责任人、298名区镇两级包保责任人、180个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人、484名灾情信息员等防汛相关负责人更新调整,人员名单在临安政府网站上公示。组织镇村防汛责任人、气象信息员、水利员、水库山塘巡查员等进行防汛防台业务培训,累计培训2400余人次,实现防汛重点村社全覆盖。
二是风险防控精准化,筑牢全域防御屏障。开展首轮防汛防台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检查点位1375个,发现并整改隐患138个。重点复核更新防汛防台“八张风险清单”,梳理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3403处,受影响人员50236人;小流域山洪风险区296处,受影响人员8194人;农村危旧房40处,受影响人员40户118人;在建工地项目128个,现有人数12800人;中小型水库141座,病险山塘12座,下穿隧道9个、下穿人行通道9个、地下车库166个,地下配电室344处,底数清单动态更新,实现风险精准管控。
三是应急保障系统化,提升全域处突能力。落实物资装备配备,全区储备排水泵、卫星电话、发电机等16类防汛应急物资17.2万件,区级救灾物资仓库(锦城、於潜、河桥)储备物资5.1万件,登记可调度挖掘机、吊车、装载机等大型移动机械313台。整合235支综合性、专业性、社会性救援队伍,推进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构建千人级点位1处、百人级点位18处、临时点位99处三级避灾安置网络,覆盖全域应急需求。推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完成317个村级防汛形势图首轮更新,同步开展纠错调整。投放九州街、太子尖智能宣传集装箱,配备AI互动设备、应急物资等,普及防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