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49492940/2025-0009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2025-04-17 | |
发文机关: | 市应急管理局(市安委办) | 发布日期: | 2025-04-17 |
体裁分类: | 其他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应急管理 |
为应对春季森林火险防控压力,余杭区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森防工作,积极构建“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测+地面联动”立体防控体系。近年来,全区投入6架无人机,部署97个森林防火高空了望塔,结合“森林智眼”平台,实现64.8万亩森林全覆盖监控,为全区青山绿水保驾护航。
一是创新“三维监测”,织密智能预警网络。全区划分为75个护林网格,部署“林火卫士”系统,联动97个高空了望塔,通过手机即可实时查看监控视频画面。利用无人机全域巡航,根据林场地形地貌及重点巡检区域,定制巡查航线及巡检拍摄任务,由系统平台按预设自主下发,全程无人操控,解决人工巡查死角多,巡查覆盖面小等问题;应用可见光、红外热成像双光摄像头,快速精准识别林区热源,定位火点方位并将火场的轮廓、面积、蔓延速度等火情数据实时传回至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确保对火情可以快速处置、科学调度。运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对69处公墓集中区、16条高压输电线实施电子围栏管理。
二是强化“空地协同”,提升应急处置效能。建立无人机预警响应机制,接警后立即起飞侦查,通过实时回传火场画面,为地面指挥提供火势蔓延方向、强度等数据,辅助制定扑救方案。利用系流照明无人机为夜间扑救火灾提供24小时不间断照明,大大增强了火灾扑救效率。在百丈火情中,使用无人机进行灭火弹投掷,有效克服人员难以到达局部区域难题。在后期火场清理阶段,使用红外热成像,快速搜索无明火区域的温度异常点,有效处置6处异常点位,加快了火场清理速度,保障人员安全。
三是深化“科技宣教”,筑牢群防群治屏障。坚持“数字赋能+人工宣教”相结合,聚焦开学第一课、“3.19”森林消防日等重点宣教节点,组织全区13支半专业队伍、1支早期森林火情处理队、1支区级森林消防专业救援队共375名森防队员深入基层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覆盖群众超1.5万余人次。利用无人机搭载扩音器,在清明等时段开展"方言+普通话"双语防火宣传,一季度累计飞行宣传25架次,覆盖林区群众2.1万人次。通过航拍查处违规农事用火6起,完整留存当事人点火位置、燃烧物等影像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