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危化品领域安全监管效能,杭州市西湖区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通过“技防+人防”双轮驱动,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为危化品企业拧紧“安全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一是数字赋能,织密智慧监管网络。依托浙江省“工业企业安全在线”平台,对全区67家危化品使用企业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通过“线上巡查+线下核查”模式,完成安全评价制度落实率98.5%,整改确认率达100%。推广“安全码”应用场景,实现从业人员扫码上岗、设备设施动态监测。在重大危险源企业试点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异常情况自动预警,今年以来成功处置风险事件4起。
二是精准施策,筑牢风险防控底线。区应急管理局聘请化工安全专家对38家加油站、2家重点危化品使用企业开展“解剖式”检查,重点排查储罐区设备完好性、特殊作业管理合规性,累计发现隐患240项,整改完成率100%。同时建立“红黄蓝”风险分级机制,对高风险企业实施“一企一策”驻点督导。创新监管方式,将数字化手段与传统执法相结合,构建了"数字化监管+现场执法检查"的新型监管模式,结合“141”基层治理体系,加大现场核查督导力度,定期晾晒通报,提升镇街和社区安全监管工作积极性。
三是实战练兵,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创新“VR+实战”培训模式,组织危化品企业安全负责人开展虚拟现实应急演练,模拟泄漏、火灾等突发场景下的快速响应。今年已举办专项培训6场,覆盖从业人员300余人次。同步完善政企联动应急机制,在之江、留下等片区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确保30分钟内救援力量可抵达事故现场。
四是多元共治,构建全民监督格局。推行“安全吹哨人”制度,设立有奖举报专线,鼓励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参与隐患排查。试点“安全积分制”管理,将企业安全绩效与政府采购、政策扶持挂钩,同时,有效运用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督促企业及时完成隐患整改;对整改无望的,及时提请当地政府依法关闭搬迁。通过“美丽西湖”和“杭州西湖应急”公众号定期发布危化品安全科普短视频,累计阅读量超10万次,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协同”的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