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辖区“一厂多租”企业数量大、区别大、意识差的特点,萧山区科学划分“一厂多租”企业的不同风险等级,精准实施差异化监管,着力破解因当前“一厂多租”企业体量大、差异大造成的监管针对性不足、精准度不够等问题,进一步提升辖区“一厂多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一是明确细化职责分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近期,组织召开“一厂多租”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分镇街、企业层面部署“一厂多租”工作重点监管任务,要求镇街落实全覆盖底数摸排、常态化检查指导、多样化协同整治等措施,要求企业围绕设置好安全管理机构、开展好应急培训演练、开展好日常安全检查等方面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压紧压实部门、镇街、企业及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同时,围绕“一厂多租”事故多发的原因、如何加强“一厂多租”安全监管等内容,通过组织观看“一厂多租”事故警示教育片、开展“一厂多租”工作业务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企业员工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防范较大安全生产事故。
二是厘清构建底数清单,全面开展风险摸排。结合一厂多租企业底数清单(出租企业1406家,承租企业4551家)纵深开展一厂多租企业情况摸排,制定划分园区厂房面积、人数、租客数量、生产产品、防火等级、高危作业情况等18项易引发事故或易造成重大伤亡的一厂多租风险点,进一步明确安全隐患排查方向,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无遗漏。同时,制作下发《一厂多租企业风险摸排表》《一厂多租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采取镇街摸排、企业自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梳理一厂多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是实施差异分级监管,强化精准靶向治理。综合考虑企业生产工艺危险程度、生产经营规模、事故发生情况、安全管理水平、下达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科学划分企业风险等级,将1406个园区划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三类进行分级监管。对省、市考核底数清单内的一厂多租企业及高风险园区实现月度全覆盖检查,一般风险园区实现季度全覆盖检查,低风险园区实现半年度全覆盖检查,早发现并化解潜在风险隐患,进一步提升精准监管效能。
四是推进创建标准园区,深度夯实规范基础。持续开展一厂多租企业本质安全提升改造,将一厂多租园区风险全面起底,从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意识能力、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各类硬件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推进一厂多租园区的标准化建设。以园区标准化创建为示范引领,优先选择高风险园区作为标准化园区创建点位,带动一厂多租企业管理升级,推动一厂多租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去年以来,已完成50个一厂多租园区的标准化创建工作,全方位提升园区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