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以来,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创新驱动、齐抓共管的原则,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各环节安全水平。今年以来,在全县的共同努力下,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一是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化,坚持高位谋划、齐抓共管。桐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位谋划,对全县电动自行车整治工作作出多次批示;县消防救援局在政府常务会上对《杭州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进行专题授课,进一步明确党委统筹、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企业主体等责任,并规划下步工作;县领导结合“五一”节假日,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场所进行专项检查。根据实际情况,消防和应急牵头组建专班,市监、公安、交运、住建、发改、行政执法、商务协同推进工作,形成了“1个办公室统筹、5个专项组牵头、17个职能部门运行”的“1+5+17”专班架构,抽调6名骨干在县应急管理局集中办公。专班成立以来,开展专班全体会议2次、工作例会13次,汇总编制周动态16期,月动态4期,开展全县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夜查6次,迎接省、市电动自行车专班工作组督导检查各1次。
二是落实风险管控精准化,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发力。桐庐县高效运行工作专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定期调度重点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全链条整治,坚决预防压减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行动开展以来,质量安全组常态化抽查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出动 699 人次,检查销售点位 577 家次、维修点位 49 家次,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6 家,立案查办违法案件 15 起,责令整改 30 家。非法改装组依托“百日攻坚”行动,处罚电动车交通违法 2.5 万余起,排查销售点位 163 家次,整改问题 34 个,设置整治点位 54 处,查处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源头 8 起,罚款 4 万元,查处非法拼装等 1788 起,罚款 5 万余元。集中使用行业组摸底“共享”“快递”行业充、换电场所 18 家,已排查并整改问题 9 处,行业电动自行车总量 2377 辆,已换电车 2240 辆,占比 94.24%。充停场所组摸底调查充停场所 1430 处,赴淳安学习先进经验,以春江景苑为试点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整治工作。消防管理组发动基层力量排查整治,开展充停场所防火分隔工作,推动小区“还民行动”。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常态化,坚持以案释法、严格执法。桐庐县广泛利用“协商驿站”平台、第十三届“桐庐县百姓日”“电影下乡入村”活动、“敲门入户”方式、“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持续做好电动自行车火灾或危害性曝光,加大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倾听群众对于电动自行车充停电、电池安全等意见,宣传人次达“万+”。桐庐交警持续曝光一批电动自行车典型案例,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问题,不定时在辖区主要干道、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点以及居民区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违法改装的车辆进行查扣和处罚,目前在公众号上已经曝光典型案例8期,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进行现场宣教达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