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余杭区良渚街道打造城郊接合部应急消防“样板”
发布日期: 2024-07-17  09:36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应急宣教和保障中心

近年来,良渚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相关要求,认真落实杭州市“站队融合、防救结合、以防为主、救早灭小”建设目标,全力构建“1中心+5片区+46村社”立体应急消防治理格局,实现生产安全事故与火警、火灾数“三下降”,区域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一是重机制,健全应急消防“制度网”。“点面结合”强统筹,落实党工委副书记分管应急消防工作,增配1名区管干部专职管理,结合实际出台《良渚街道应急消防力量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站所建设、救援队伍、考核奖惩等目标任务,压实责任体系;结合城乡差异性,量身定制“一队一册”“一村一册”,持续夯实全域应急消防能力。“全域监管”消盲区,梳理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26个,由应急消防管理站统筹协调工作;落实“分级分类”管控,将3.3万家安全生产纳管企业(场所)分为4个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每月核查新增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动态纳管有生产经营行为的企业,确保监管无盲区。“闭环交办”除隐患。建立责任、任务、隐患、销号、处罚等5张清单,明确“排查、交办、整改、验收、通报、约谈问责”6个环节,切实抓实工作闭环,确保一般隐患即查即改、重大隐患闭环管控。今年以来,实施委托执法131起,赋权执法106起。

二是强保障,建设规范标准“安全网”。高标准建设办公场所,严格落实市级建设规范,投入专项资金约2000万元建设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独立配置两幢办公楼,设立“一办三室一库”,办公面积1200平方米,建设训练场地5000余平方米,购置执法监管车6辆。高质量配备专业力量,配备中层正职站长1名、副站长1名,在编干部4人(3名持有执法证)、辅助人员20人,引入第三方“专家”12人。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员按照15万元年薪安排预算,确保留得住人。区应急管理局和消防救援机构执法骨干常态下沉驻点办公,强化专业指导。高效能推进工作统筹,落地“1833”“4353”工作体系,健全应急消防管理站在安全生产、防汛防台、森林防灭火、消防等领域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信息收集、事件处置、排查检查“一个口子”。

三是深融合,筑牢救早灭小“联动网”。建强“分片管理”救援体系,基于辖区面积大、人口多特征,分片区设立5支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共招录50名部队退役人员,确保素质过硬,同时引进1名消防高级士官,并有蓝天救援队入驻,强化专业训练;共设置营房5处,配备应急救援用车12辆,全面提升队伍“硬实力”。建立“站队一体”运作体系,完善“平时、战时”两套体系,强化军事化管理,开展24小时值班巡查,在确保综合应急救援队、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值班备勤人数不少于4人的前提下,由应急消防管理站统筹协调指挥其他人员开展日常安全巡查检查。今年以来检查单位9134家次、排查整改隐患22258处、提供违法线索217条,动态排摸出不放心点位90余处。落实“街社联动”群防体系,46个村社全部建立应急消防服务站和应急突击队,统筹网格力量开展“巡安”“宣安”工作,依托“141”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排查任务一键下达和风险隐患一键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