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电瓶车停放、充电、使用、管理不当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思,电动自行车火灾危及生命已成为热点话题。为加强电瓶车安全管理,进一步预防和减少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做好电动车火灾防控工作,西湖区从“管、防、查、宣”入手,扎实推进电动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积极响应,提高站位,统筹管理,落实责任。第一时间召开部署会议,详细剖析了“南京2·23”火灾事故案例,并对近年来西湖区居住场所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和分析,结合《杭州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研究西湖区居住场所内的电动自行车管理等问题的治标、治本之策。区消防救援大队牵头梳理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全区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集中专项整治和规范行动。同时组织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部署以及基层消防力量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督促
11个镇街持续开展“七个一”活动(1、全区每个小区要开展一次业主、租户、物业人员消防安全集中培训;2、组织一次消防应急疏散集中大演练;3、在各个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一处消防知识展板;4、悬挂一条消防宣传横幅;5、公告栏、楼道口、电动车集中充电点张贴一份消防海报和安全提示;6、利用一处户外楼道LED屏播放消防视频;7、签订一份小区消防安全公约,督促“三清三关”)实现全区全覆盖,多维度保障全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二、是加强联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标本兼治。区消防救援大队与公安、住建、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应急、镇街等职能部门加强密切合作,明确任务分工,落实监管责任。检查小组形成排查整治“覆盖全面、推进一线、落实到点”的工作格局,采取定区域、定范围、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五定”方法,组织发动基层网格力量对电动自行车管理巡查,督促物业、居民小区管理,加强日常防火检查和夜间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在居民住宅内以及楼梯间、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区域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及充电行为。按照“电动自行车一律不停放楼道间等区域,电动自行车一律不过夜充电,电动车一律不准“飞线充电”的“三个一律”要求执行。截至目前,开展检查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600余家,清理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违规停放电动车467辆,清除违规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车充电50辆,张贴电动车安全管理海报6251份,开展典型案例通报近30起。
三是多媒矩阵,广度宣教,深度渗透,全面发力。充分利用各媒体、各平台、各载体,自制拍摄宣传教育片,广泛宣传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人车同屋”和违规改装、违规停放、违规充电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同时,联合主流媒体,先后开展“室内突发起火,如何处理和逃生自救”,“高层起火,到底要往哪里跑?”现场讲解电瓶安全,模拟电瓶着火该如何应对,如何自救逃生知识。下一步,西湖区将持续发动各镇街及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集中宣传、错时宣传,面对面讲解电动自行车违规存放、充电的火灾危险性和安全常识;利用短信、公众号推送,楼宇视频、户外LED大屏幕进行广泛宣传转发,不断强化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