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萧山区党湾镇构建“五治合一”新模式推动应急消防站实体化运作
发布日期: 2024-03-27  16:12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应急宣教和保障中心

近年来,萧山区党湾镇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致力于推进基层应急和消防管理制度化、高效化改革。通过科学谋划、整合资源,积极构建应急、消防、交治、大综合、矛盾调解“五治合一”融合,创新推进基层应急消防能力现代化建设,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是高起点统筹,完善应急消防管理体系。推进组织重塑。成立党湾镇应急消防管理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统筹辖区内应急消防管理工作,镇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调度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即应急消防管理站),由指挥室主任任站长,平安办、安监办负责人担任副站长,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快速响应”的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强化职能融合。根据镇情实际,整合6个职能科室(平安办、区域发展办、党建办、村建办、公共服务办、农办)应急消防和安全生产相关职责,设置危险化学品、工业企业、旅游商贸等九个专委会,形成“应急消防管理站+9大专委会”的“1+9”应急监管运行模式。全面细化梳理各领域应急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清单、责任清单49条,构建职能科室横向到边,“镇、村、企业”自上而下的全面覆盖应急消防管理责任体系。深化业务综合。紧密联动“141”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信息汇总、研判会商、分类处置、联勤联动等四大日常管理运行机制,发挥综合信息指挥室“大脑中枢”作用,通过综管处置队伍,分流非警务类事件,叠加警格、网格,实施“千眼护平安”工程,实现综、警、网融合,提升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二是高标准推进,建强应急消防治理矩阵。打造全新应急消防中心站。按照市级规范化创建要求,单独选址建立集应急消防管理站、警务交治站、大综合一体化“三站合一”的综合办公大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设置“五室一库”功能区(即值班室、询问室、综合指挥室、会商室、办公室和应急装备仓库),应急装备仓库按照杭州市标准要求储备装备,政府专职消防队办公与训练场地统一设在站内,实现训练、出警、指挥合一。整合镇村应急队伍生力军。加大对镇应急消防管理站、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和社区应急突击队的联动整合力度,推进综合应急消防救援队、安监中队、交治中队等5支队伍集中办公,整合后应急消防队伍从10名队员增加到43名。同时在全镇19个村(社区)全面建立由党组织书记任队长的村(社区)应急突击队,构建由“村(社区)应急突击队—应急消防管理员—网格员”组成的三级工作网格。推动专业应急队伍能力大提升。围绕提升应急队伍专业化程度这个重点,常态化开展消防救援能力帮扶提升行动。通过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实操演练,切实提升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应急消防救援队除参加日常消防和社会层面救援外,同步参与出租房屋安全检查和审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九小场所检查等工作,通过熟悉企业情况、救援环境和周边产业布局,进一步提高救援效率。

三是高质量融合,提升应急消防联动效能。实现大网格守护大安全。发挥专职网格员“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优势,探索建立“应急消防中心站+专业执法队+专职网格员”深度融合模式,划分安全隐患检查和隐患整改督查两个工作组,每季度对辖区企业园区、沿街店铺等2100余家注册主题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573个,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线索移交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约谈企业、立案处理等手段,督促企业、商户、出租房东完成隐患整改,实现管理闭环。实现大综合最多查一次。深入推进应急管理领域“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常态化,对企业、商户的环保、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高频检查事项,统筹安监、消防、城管、环保等多部门检查计划,通过开展消防安全联合执法行动实现“登一次门、查全部事”,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实现大宣传联动大演练。充分发挥应急消防管理站安全教育阵地作用,在应急消防管理站大厅循环播放检查组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教育警示片。围绕辖区产业实际,制定应急消防演练计划,应急消防管理站组织企业负责人定期开展召集辖区企业负责人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并对辖区企业、小微园区开展应急消防实战演练,切实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下一步,党湾镇将进一步发挥应急消防站“五治合一”作用,推动交治一体化创新,融合“战时平时、巡查应急、指挥调动”,形成“一心多元湾事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阵地,进一步形成镇合成作战指挥中心,为全镇平安夯实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