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湖区积极探索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新方向,不断创新方式、丰富宣教形式、拓宽宣传载体,加大应急安全常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强化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深化拓展应急宣教工作,实现宣传大众化、生活化、阵地化、常态化,使社会公众从“旁观者”真真正正的转化为应急管理的参与者、安全文化的实践者,不断夯实应急安全群众基础、筑牢人民防线。
一是聚焦经验总结,传递西湖声音。积极总结宣传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传递西湖安全好声音。中国应急报发稿28篇,国家级媒体发稿50篇,省级媒体发稿120篇。着重培养应急科普讲解员,担任长三角应急科普大使,在省、市系列比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一等奖,拍摄《节气安全说系列》荣获第四届应急管理普法作品优秀奖,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
二是聚焦主题主线,营造良好氛围。结合“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主题,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活动3期,培训200余人,开展直播宣讲、科普作品征集等“五进”活动27余次。充分利用重点时段和节假日、各类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彩页等传统媒介,借助区融媒体中心、微信、抖音等新媒介,常态化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同时,紧盯辖区沿街商业网点、标志性建筑、地铁站、人员密集场所等,利用户外大屏集中播放安全提示,营造“处处有标语、屏屏有画面”浓厚宣传氛围。
三是聚焦探索“应急+”,激发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探索用“线下授课+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全区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教育培训。直播邀请安全生产专业学者和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讲解事故案例、法律法规等,为企业员工答疑解惑,不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推动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在“西BA”等重大活动节点,以及应急宣传教育体验馆周边、高温强降雨天气期间,投放普法宣传资料,设立易拉宝展板,构建要素全、内容实的普法宣传格局,推动“应急+”深度融入更多领域,全方位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