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西湖区固本强基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发布日期: 2024-12-03  16:53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近年来,西湖区始终聚焦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一线,建机制、定规范、抓闭环、强意识,持续加强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全面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水平。

一是定好“责”,“制度化”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西湖区面积312平方公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和丘陵面积各占31%,容易受梅雨和台风双重影响,每年汛期都面临城市内涝、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多重考验,辖9个街道2个镇,常住人口约120万,老旧小区多、城乡结合多、外来人口多,应急消防管理工作量大面广,安全防控压力大。为此,西湖区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以镇街为单元,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深度融入浙江省“141”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应急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针对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痛点,西湖区各镇街建立“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框架,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应急消防“一岗双责”,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党组织责任体系,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应急消防管理站实行“一套班子、多块牌子、一体运作”方式,严格落实“周会商、月例会、季评估”等制度开展工作。此外,西湖区组建基层建设专班,抽调专班、部门骨干力量下沉到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一线,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今年以来,先后3轮次下沉11个镇街组织研讨、谋划、部署,营造“治理能力送上门,齐抓共管排隐患”的治理氛围。目前,全区11个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已于2023年完成市级达标创建。

二是用好“人”,“实战化”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专业力量人少质弱、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一直是基层应急管理的难点、堵点,在不断完善和提升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规范建设同时,西湖区积极打造一体统揽应急救援力量。依托现有专(兼)职救援队或者专职消防队,整合民兵、预备役人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保安员、红十字救护员等有相关应急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该区应急管理局高效统筹1个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11个镇街综合应急消防救援队、5个城市消防救援站、45个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207个村社应急突击队和微型消防站等四个层级6类队伍,协同辖区7支专业化社会救援力量,落实24小时常态化执勤值守,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应急处置和救援等任务,实现“135快速救援”和“15分钟快速响应”要求,确保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要求。除不断培训专业救援队外,西湖区不断壮大全区“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确保事故灾害来临时,第一时间发挥“应急在身边”效能。

三是配好“鞍”,“数字化”赋能基层应急指挥能力。近年来,西湖区强化数据统一标准、数据治理质量,迭代升级“线下排查、线上录入、智能统计、精准监管”等功能模块,构建应急消防管理网格化管控,加强对基层隐患排查治理的业务和技术指导,推动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格化治理格局,推广应用符合基层实际需求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化系统。三墩镇投入资金近亿元,为辖区孤寡老人户、沿街商铺、涉气餐饮店、老旧小区、回迁出租房、集体宿舍、生产企业等场所安装电感、烟感和气感近2.8万余套,并将数据实时推送至区物联网感知共享平台,日均处置智慧“三件套”报警事件约90起,成功实现安全隐患从发现预警到联动智治全链条有效闭环。古荡街道探索开发数字化应用,以科技手段引领应消工作提质升级,实现重要点位精准管控。该街道依托“141”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和古荡数字驾驶舱,建立街道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开发街道“平安通”精密智控平台,实现应急消防指挥调度视频系统与公安派出所、各村社等部门综合信息指挥室的互联互通。蒋村街道全面推广“芯型应急安护体系”,制定《蒋村街道社会力量应急体系建设方案》,链接新就业群体资源,挖掘热心公益的志愿力量融入基层应急微网格,成立应急志愿服务队,目前已经组建了骑士、物流、安护等6支应急志愿服务队。

四是办好“事”,“多元化”提高基层风险防范能力。今年是浙江省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全面推进年,西湖区同步加强基层的应急执法能力。今年3月份以来,区应急管理局采取区局和镇街两名执法人员“1+1”联合办案的模式探索前行,持续通过“师徒结对”“跟班学习”以及专题业务培训等方式加强对镇街执法人员的业务指导,不断加强专业力量支撑,形成“技术检查员技术支撑+乡镇执法人员专业执法”互动互补的配合协作机制,狠抓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镇街机构改革契机,全力查摆应急消防管理站单设的突出问题,全部落实单设和增挂应急消防管理站牌子,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按照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与运行规范,全区11个应急消防管理站全部落实8名以上工作人员,全体人员持有执法证或辅助证,每个镇街配有安全技术检查员2人,以及每个镇街分别建有2-5个不等的区域微型应急消防管理站,每站配置8人。此外,为切实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西湖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不断探索安全宣传路径、拓宽安全宣传渠道、创新安全宣传载体,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多样的逃生自救宣教活动,推动应急知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