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电气焊安全监管“一件事”改革要求,萧山区聚焦电气焊违规动火作业、人机失管等突出问题,实现从“人工监管”向“智能防控”跨越,在源头上预防电气焊引发的火灾等事故。
一是动态排摸,厘清作业底数。聚焦电气焊“人、机、企”重点环节,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电气焊作业底数排查工作,重点核查电气焊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依托镇街摸排上报,浙里焊、焊智保等数字监管平台不间断对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电焊作业情况进行排摸,动态更新电焊作业信息数据库。截至目前,辖区共排摸涉焊企业1251家,联网焊机6620台,持证焊工2299人。
二是数字赋能,实现在线监管。根据各镇街电焊设备数量分布情况,委托第三方服务公司有序开展改造工作,持续推动涉焊企业(场所)对电焊机加装物联网芯片、赋专属二维码,全面实现焊机扫码应用和在线监管,杜绝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今年新增加芯赋码焊机改造1149台。同时,积极推广“民匠有约”平台,搭建用工企业与有证电焊工双方桥梁,实现精准匹配,确保特种作业持证人员合法合规作业,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三是软硬兼施,筑牢安全底线。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对电气焊动火作业加大督查力度,严厉打击特种作业证制假、售假、买假行为。今年以来,已立案查处29起。同时,围绕动火作业管理、电气焊作业十不准、动火作业典型事故案例等,开展“线上+线下”宣贯培训。线上通过“浙里焊”、“民匠有约”等平台开设的在线学习功能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今年已有2874名学员报名参加。线下结合工业企业火灾事故防控“十条硬措施”宣贯契机,深入企业一线,通过班组培训、张贴海报、安全宣讲等形式不断加强电气焊安全作业教育。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海报94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