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余杭区“三个融入” 充分释放应消站“小防指办”活力
发布日期: 2024-10-14  14:28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今年以来,余杭区以镇街机构改革、应急消防管理站单设为契机,深入推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将“五张网”建设标准融入基层应消站建设,在短时强降雨和台风实战应用中充分发挥应消站“小防指办”作用。

一是推动“人员融入”,凝聚群防群治“向心力”。应消站参照区级防汛“1833”指挥体系,调整镇街级防汛指挥部架构,镇街党政负责人任指挥长,分管应消站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分管水利、人武、规资、住建、农业等的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分管应消站的副书记兼任防指办主任,应消站站长任防指办常务副主任,每个镇街配备1-2名防汛专职人员,统筹2569名基层防汛网格员全面融入“141”基层治理网格体系。12个镇街中6个镇街防汛职能由农办转到应消站,为解决应消站防汛专业力量薄弱问题,瓶窑镇在应消站副站长设置上由农办副主任、城建办副主任共兼,良渚、鸬鸟、黄湖原农办从事防汛专职人员随科室划转入应消站,便于工作更好过渡。

二是强化“机制融入”,激活快响应对“执行力”。应消站建立平时和战时统筹防汛防台工作机制,不断深化防汛1833指挥体系、双十条举措、风险管控等机制的基层实践,落实“八张风险清单”常态排查机制,将隐患排查融入“141”基层治理平台功能模块,实现检查、处置、上报、整改在线管控。仓前街道、仁和街道制定街道级防汛防台应急巡查救援机制,明确不同预警等级下梯次化入驻指挥部规则、叫应叫醒村社流程,细化落实“3个3”“3个一”机制。良渚街道聚焦苕溪“保固”、物流“保供”、小区“保安”“三保”防汛重点打造“一线建堡垒、一键全叫应、一套巡塘令”快响应对体系。今年防汛应急响应期间,各镇街工作组高效运转,累计出动巡查人员4.5万人次,暂时停产停业高风险企业29家次、景区25家次,落实风险管控道路42条(段)、建设工地342处。启用避灾安置点154家次,及时转移小流域山洪、地灾点、工棚等危险区群众3.7万人次。

三是实现“保障融入”,提升应急救援“战斗力”。应消站按照“三个一体”建设目标,打造标准化镇街级综合性应急物资仓库,综合集成防汛防台、森林防灭火、微型消防站等物资装备。以购买服务形式引进50名以消防、军队退伍为主的专职应急救援队,由具有救援指挥经验的专业干部担任队长。着力建设兼具宣教、科普、展示功能的应急体验馆,实现站、队、库、馆一体推进。防汛物资在“三大件”“四小件”基础上,按照“乡镇级1架无人机、1批带卫星定位的个人防护装备”做全面升级,实现人装配备率100%。每月至少开展2次防汛专项训练,强化发电机、排水泵、卫星电话等装备“一学四练”培训。今年余杭街道救援队在应急管理部“应急使命·2024”演习任务中精彩亮相,充分发挥应消站在城市内涝抢险救援、人员转移安置等的应急能力。今年汛期1899名应急队员合力处置12处地质灾害险情、75处堤防险情、98处积水点等险情,确保全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