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着力探索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监管,聚焦“数字和城市应急管理深度融合”,硬件上全力打造“数字应急”平台,集成“隐患管家”“安全驾照”“视频巡查”等信息化应用场景,实现隐患收集、建模分析、精准监管、整改预警、执法辅助等功能集于一体。软件上明确一批“非现场执法”适用违法行为,形成“非现场执法”工作机制,将“非现场执法”作为精准执法新手段。
一是筑牢基础搭框架。以数字化为牵引,立体构建数字应急“1+2+N”平台,“2”为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应急两套系统;“N”为隐患管家、执法云平台、安全驾照、战网指挥官等N个场景应用,通过“数字应急”平台,实现对区内高危企业的安全隐患收集、建模分析、精准监管、整改预警、执法辅助等功能。
二是整合资源补短板。注重高效统筹执法资源,充分梳理目前的“非现场执法”软硬件情况,整合在线监控、物联感知、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智慧平台预警等多种巡查手段,为实现取证过程的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现“数字应急”平台已接入全区各部门的20余万路各类监控、49家重点企业监控272个、物联感知点位189个、无人机2台,涵盖了公共道路重点企业车间、罐区、仓库、值班室等重要点位,有效消除了执法检查的盲区和漏洞。
三是数据贯通提效率。与浙江省应急管理厅、杭州市应急管理局、萧山区大数据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实现数据“全贯通”。截至目前,“数字应急”平台与浙江省、杭州市应急平台共享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类数据近20万条;与萧山区大数据局、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享企业安全生产等各类数据近18万条。
四是着力高标推进。确立为应急管理部“非现场执法”试点单位后,迅速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应急管理部文件要求和时间节点保障物资投入,高效统筹推进实施,并召开2次专题会议进行部署研究。第一时间下发《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非现场执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强化推动落实。
五是注重完善机制。以202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41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事实的,应当经过法制和技术审核,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符合标准、设置合理、标志明显,设置地点应当向社会公布”相关条款为依据,建立完善非现场监管执法检查违法线索收集、法制审核、处罚决定、整改闭环等全流程现场监管执法的制度办法,建立涉及其它职能部门违法线索证据的线上移交制度及部门协调机制,明确了工作流程、落实责任要求。
六是强化专题培训。全系统开展“非现场执法”专题培训,重点对法律法规、执法流程、文书制送、系统操作等方面开展业务指导,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截至目前,已开展业务指导培训1次,培训执法人员30名。
七是树立典型案例。加大视频巡查力度。依托“数字应急”平台的视频巡查模块,对接入平台的272路企业重点区域监控视频开展不定时巡查,记录安全生产隐患,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移交至相关执法科室,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信息收集精度。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先以高危行业企业、“三场所三企业”、工贸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和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为重点,实现对区域内多发易发违法行为开展远程、高效非现场执法查处。搭建“一机制、四功能”指挥系统,实现取证过程信息化,即通过飞检、巡检等手段识别和筛选违法信息,收集和固定违法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形成电子证据。扩大宣传引导广度。萧山区应急管理局注重宣传曝光扩大社会影响,通过各级媒体,对“非现场执法”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提升警示影响力。截至目前,共曝光典型案例20余次,充分发挥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作用,为提升“平安萧山、护航亚运”的美誉度构筑起牢固的“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