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工贸企业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能力,建德市以长效监管、行政执法、宣传培训等方面为抓手,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断夯实企业安全发展根基。
一是抓长效监管,专项整治与举一反三相结合。紧盯点多面广的建材、机械、纺织、竹木制品等工贸领域,聚焦事故多发频发、风险等级较高、容易漏管失控的有限空间、粉尘涉爆、高温熔融金属、重点环保设施等重点领域,特别是今年重点整治的“一厂多租(厂中厂)”、电气焊作业等环节开展专项整治进行重点跟踪,持续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预防在先、关口前移,将安全风险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尽责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夯实,有效化解重大风险。今年,已开展各类专项整治7次,检查各类企业350家次。
二是抓行政执法,严肃处罚与首违不罚相结合。从全面落实“精准执法+优质服务”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开展各项执法检查工作,紧盯危险化学品、涉爆粉尘、有限空间、金属熔融等重点行业领域,梳理风险等级为较大及以上的企业名单。通过抓住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等“关键少数”,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格查处存在的安全问题。积极推行“柔性”执法,根据《浙江省应急管理系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试行)》,针对8项免罚目录清单,掌握具体适用条件,对初次发现,危险性不大,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实施不予处罚的举措,推行“说理式执法”,培育正向引领型企业。
三是抓宣传培训,营造氛围与提升意识相结合。联合融媒体拍摄两期安全生产曝光片,对安全隐患较大及典型问题进行集中曝光,倒逼企业和属地乡镇主动履职。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栏,宣传大排查大整治中的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股崇尚安全之风。积极开展应急技能“大篷车”入企宣传,已对4家企业的50多名员工开展现场体验。将深入推进“婆婆嘴”入企宣讲11厂,采用常态化宣传和“订单式”服务相结合,着力解决企业的安全瓶颈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给出“个性化”的帮助。送资料上门,发送“三个六”“三个十”“浙江省小微园(厂中厂)安全管理‘十必须十不准十必会’”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安全宣传活动,营造出“人人讲安全”浓郁氛围,不断增强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切实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