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49492940/2023-0027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2023-09-12 | |
发文机关: | 市应急管理局(市安委办) | 发布日期: | 2023-09-12 |
体裁分类: | 通报 | 主题分类: | 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监管 |
一、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分析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二是道路运输领域事故防控压力仍然较大。三是建设施工领域事故管控仍需加强。四是提级应对三轮台风。
二、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工作主要特点
(一)强化风险隐患管控。市安委办与市政府督查室完成第一轮“‘两个一律’除风险 决战决胜护亚运”攻坚行动全覆盖联合督查;完成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推进工作。建设施工领域部署开展全市建筑施工亚运集中攻坚整治行动。道路交通领域组织开展交通演练和道路隐患再排查工作。危化品矿山领域开展进行烟花爆竹“打非”专项行动和专项检查。消防领域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充停环节消防安全整治。城市运行领域持续推进城镇燃气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商贸领域开展粮食和生活物资安全应急演练。农机渔业领域持续开展农机集中执法行动。
(二)强化台汛期防范应对能力。市防指出台《街道、社区短临极端天气城市内涝防范应对双十条工作举措(试行)》,提升街道、社区防范应对城市内涝实战能力;优化我市“1833”联合指挥架构,完善配套工作机制,细化工作职责,规范机制流程,最大限度发挥联合指挥整体效能。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以“两个一律”行动为抓手,全力做好安全防控工作。各地要高效运用好“4353”工作体系,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要牢固树立“隐患不排查、问题不整改就是事故”的理念,全面落实属地、部门、企业、现场工作“四方责任”,聚焦建设施工等12个重点领域和“一厂多租”等5大专项,以较大及以上风险、涉亚场馆严控区域内企业(场所)为重点,常态化更新底数,扎实推进分级分类监管,确保风险判定准确、隐患排查彻底、问题整改闭环。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力推进精准执法。
(二)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管控力度。道路交通领域要建立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从业人员无证上岗、超载、超速、疲劳驾驶、车辆罐体超期未检等违法行为。建设施工领域要集中整治施工现场非法从事电气焊、起重机械、高处作业等行为,切实加强项目地下空间施工安全监管。城市运行领域要严厉打击违规充装、非法储存和异地流转的“黑煤气”、生产销售不合格灶管阀和燃气浓度报警器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推进餐饮等场所“瓶改管”。消防领域要聚焦居住出租房、生产经营性自建房(沿街店铺)、工业企业、高层建筑等四大重点和电影院、教育培训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养老福利机构、商市场、文化和旅游场所、医疗和托育机构、文物古建筑等八类行业,持续开展“清雷”行动。危化品领域要集中开展非许可医药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强化危化品存储、使用风险排查。工矿领域要持续深化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安全整治,强化重点环保设施、有限空间安全专项整治。旅游领域要加密景区、野外旅游、露营等旅游项目安全管理,加大旅行社、车辆、司机、旅客等安全培训。
(三)持续健全完善“1833”联合指挥体系。各地防指要按照省防指“1833”联合指挥体系相关要求,持续优化联合指挥架构,完善配套工作机制。要建立“1”个联合指挥部,落实防指实质化运作,完善联合值班值守机制。要建立“8”个风险研判小组,由规划和自然资源、水利、应急、交通、城管、房管、建设、文旅8个部门牵头负责,结合各自条线实际,制定本行业领域防御工作方案。要建立 “3”张单管控闭环,市、县两级防指和有关成员单位要根据台风发展趋势和防御工作形势,及时下发提示单、预警单、指令单。要建立“3”个叫应叫醒机制。按照暴雨、山洪、地质灾害三种类型,根据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采用一条短消息、一个电话、一次视频三种手段,通过叫应关键人,激活全体系。
(四)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各地要严格落实好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在岗带班等制度要求,严肃值班纪律。要严格落实紧急信息报送制度,确保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不迟报、不漏报、不瞒报、不谎报,也不误判误报。要进一步提高紧急信息报送时效性,切实强化首报意识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