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为解决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中发现的电气焊监管难题,临平区积极开展电焊设备硬件改造,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数字监管,通过加装物联网芯片、赋专属二维码的方式,实现“人机匹配”,切实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转变。
一是全覆盖排摸,明确底数清单。以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摸排底数为基础,扩大摸排范围,自7月10日开始全领域摸清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医院、养老院、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休闲娱乐场所、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电气焊作业场所、电焊设备数量的基本情况。同时依托工业企业在线,督促企业完成电焊机实名制管理,建立电气焊作业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一机一档”,促使操作人员、电焊机及操作岗位一一对应。
二是全方位动员,做好保障工作。主动对接8个镇街和开发区电气焊设备改造工作,发动镇街提前做好设备改造宣传。根据各个辖区内企业数量和电焊机数,选择合适的集中安装点位,并联络第三方协助电焊机芯片安装,加快安装速度。同时,安排电气焊专员积极与科技公司对接,协助科技公司与镇街企业做好双向沟通,第一时间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联合应急、住建、市场监管等单位,安排专人对接,解决建筑工地、商场、饭店等场所的电焊安装,确保存在电焊机的项目可以及时进行设备改造。
三是全要素激励,提供管理支撑。在补助政策上,制定并印发临平区电焊设备硬件改造补贴实施方案,充分激发企业配合改造的主动意愿,快速推进存量电焊设备升级改造。同时,对注册在杭州市临平区,使用电焊机且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电焊设备硬件改造的单位及临平区在建项目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放宽补助条件。在电焊设备管理上,每个镇街均配备电焊专员,提供持续性的管理支撑,保证第一时间解答辖区内企业遇到的技术问题和系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