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富阳区基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富阳区减灾办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作、全覆盖保障”的要求,全力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全面完成本年度避灾安置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是规范建设打“地基”。为确保规范化建设顺利进行,富阳区多次赴村社进行指导检查,认真对照验收规范标准,逐项检查场所面积、标志标牌、功能分区、设施配套、救灾物资配备等现场情况和房屋安全鉴定、登记管理等相关台账,对设施设备、物资储备及可视化监控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严格做好设施设备检修、物资储备,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要求乡镇街道和村社进行即查即改,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保证规范化建设验收一次通过。
二是注重质量瞄“靶心”。避灾安置场所是集减灾、避灾、救灾物资储存等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场所,主要用于庇护受灾群众,保障其基本生活,在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部分村社存在房屋老旧、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富阳区减灾办根据当地实际对存在这些问题的村社都提出了意见,如借助乡贤力量、共用基础设施、共享通用物资等方法,为每个避灾点能更好运作补齐了短板。避灾场所内不仅配备床铺、棉被、应急包等各类生活类物资,还与第三方签订食品代储协议,保障突发自然灾害时,解决避灾安置场所内避灾人员的饮食、饮水等问题,有力保障避灾群众生活便利,住得安心、放心、舒心。
三是长效运营当“管家”。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灾时应急避险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区防灾减灾体系的关键一环。富阳区督促村社对建成的规范化避灾点,建立健全避灾点日常管理制度,制订完善管理人员职责、避灾人员行为守则、避灾物资仓储管理制度等并张挂、入册,落实专人维护,每月对避灾点场所环境、配套设施进行巡查养护,对设备进行运行保养,确保随时有效可用,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下一步,将不断总结和改进建设管理水平,继续加强对各避灾安置场所的日常管理,确保在防汛防台应急期间每个避灾安置场所好用、用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