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扎实做好各灾种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和防范应对,增强抵御灾害综合能力,持续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一是打好防汛防台主动战。全面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更新明确防汛行政责任人2742人。紧紧围绕防汛防台“八张风险清单”,制定分类分层分级研判管控工作机制,完善风险滚动研判、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等机制流程。聚焦风险隐患排查检查,围绕“十个再查一遍”全覆盖地毯式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查明风险底数3292处,全部实行“一点一策”风险清单化管理。强化应急力量布防,区街两级共落实抢险队伍1527人,组织街道、社区全部完成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和防汛形势图修编工作,紧盯实战需求并开展防汛排涝、抽排积水、管道封堵和树木清障等专项技能实训与比武演练。深化“防汛防台·城市内涝和运行安全智能协同应用”研发,梳理“8+28”风险场景,厘清风险、责任、处置三张清单,将预警、风险、责任、措施进行智能化关联,实现风险闭环管控,提升防汛防台协同作战能力。
二是打好森林防火安全持久战。大力开展火源管控、打违行动等专项整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配防灭火装备、高空森林瞭望系统和防火热成像监控,实现火情全覆盖监测、立体式巡查。加强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建设,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组织村社干部、消防员、护林员、社会救援队伍开展多轮森林防灭火实战演练,完善发现火源、报告扑救、转移人员和救治伤员等处置全流程,增强专业扑灭火能力。
三是打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战。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统筹做好应急物资调拨,优化按标配置、信息共享、调拨顺畅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分批分区对217个区街社三级物资储备库检查确认。积极推进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和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在完成19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每个街道建设一个规范化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推动提高避灾安置场所实战利用率,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