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 媒体报道
践行应急管理使命 护航余杭安全发展
发布日期: 2023-12-05  14:51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日报

“安全之责,重于山岳。”构建“全灾种、大应急”应急救援体系,锻造一支素质优良、能打胜仗的应急铁军,这是余杭区应急管理局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各种难点、堵点层出不穷。“安全阀”该如何拧紧?

知难而行,方显英雄本色。今年以来,余杭区应急管理局以强有力举措优机制、建队伍、提能力,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各类事故灾害发生。眼下,余杭全面升级城市安全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加快推进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由“随机安全”向“本质安全”升级

进入第四季度,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迎来关键期,经营主体用电用气增加,再加上干燥、降温、大风天气的到来,安全生产风险叠加。连日来,余杭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重点针对区内涉及危险化学品、动火作业、有限空间等方面的经营主体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电焊工人是否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作业资格?”“公司有没有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危化品作业区域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余杭区应急管理局协同各安全专委会部门、镇街平台和第三方机构,推行“铁脚板+大数据+网格化”工作法,依照企业底数、隐患、责任“三张清单”,逐村、逐企、逐户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摸排,为隐患排除、事故防范构建一道安全“防护网”。据统计,今年内,该局已依照“三张清单”,全量梳理生产经营单位底数22.6万余家,发现并整治重大隐患1600多处。

检查只是手段,安全才是目的。在排摸过程中,该局工作人员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当场提出整改要求。对于整改重点、难点问题,该局还组建“安全顾问团”,面对面为企业“诊脉”、“开方”。比如,对涉及金属冶炼、涉爆粉尘、有限空间等重点领域企业,该局引入第三方机构、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等专业力量,以“政府主导+专家参与+企业实施”模式,有效破解企业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

该局工作人员在安全检查中还发现,中小企业因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不足、管理经验不够丰富等原因,往往会委托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为其开展安全生产的评价、认证、检测和咨询等服务。然而,如何甄别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却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今年以来,我们针对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启动了专项检查,检查服务机构在服务过程中是否存在能力不足、履职不到位、弄虚作假等问题。”余杭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发现的问题,该局以风险提示单的形式告知企业,帮助企业尽早识别风险并采取改进措施。

像这样的全链条、多方位监管,已成为余杭安全生产的“标配”。“当前,余杭正着力推动安全生产向本质安全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在抓常、抓细、抓实上下功夫,要确保安全生产每个环节、每个节点都有人管、有人盯、有人抓。”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由“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变

“预备,出发!”

随着裁判员的口哨声响起,一只只冲锋舟犹如离弦的弓箭迅速冲出,在原本平静的湖面翻波涌浪。每队3名应急消防救援队队员驾驶冲锋舟绕过“S”型水上障碍,以最快速度向着目的地进发,完成被困人员的解救任务。

这是近期举办的余杭区镇街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伍年度技能竞赛上的一幕。当天,余杭区12支队伍、120余名参赛队员就综合体能与水域救援技能两个科目赛场亮剑、同台竞技。此次比赛也标志着为期一年的“百战沙场,万人大训”年度集训圆满结束。

“今年以来,全区镇街综合救援队先后围绕应急救护、山地救援、防汛防台等单项技能开展竞赛,共开展应急演练409场次、参与人数1.3万人次,基层队伍现场应急救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余杭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练在平时、用在关键、赢在急时,是余杭主动防御的制胜一招。

好马配好鞍。余杭还通过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规范化建设和硬件设施提档,助力队伍能力发挥,形成强大的站队合力。据介绍,目前,余杭区12个镇街的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共配备执法保障车辆16辆、森林防灭火设备2330余套、防汛防台及水上救援设备4180余套,12个站点全面获评市级达标站。

此外,为进一步激活基层应急体系的“神经末梢”,余杭已在全区222个村社全部建成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组、应急管理员、应急突击队,并配置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29个,村社微站218个、重点单位微站484个,“15分钟应急消防救援圈”基本建成。

目前,余杭镇村应急物资仓库规范化建设也已全部完成。以区级储备为主体、12个镇街储备为基础、222个村社储备为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也已基本形成,确保了应急物资在关键时刻能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由“安全治理”向“安全智理”突破

不久前,余杭城市安全运行CT智治应用弹出一条风险预警信息,显示通过InSAR(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监测,余杭区仁康路年均沉降速率为-49.57毫米/年、近半年均沉降速率为-33.59毫米/年,存在道路塌陷风险,因此发出三级道路风险预警。

仁康路周边工业园区密集,人流、车流量较大,一旦出现道路坍塌,将导致通行不便和安全隐患。余杭区仁和街道接到预警信息后,迅速对沉降路段进行了道路修复,及时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

全天候实时监测、全流程有效处置,这是余杭通过科技赋能,让市民生活和城市更安全的一个缩影。“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从人工检查易误判到物联网实时监测、AI算法精准研判,城市安全运行CT智治应用实现预警关口前移、应急响应及时、应急处置增效。”余杭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余杭,InSAR、物联感知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着全区456条道路、5600千米管线、411座桥梁、99处危房、41处山体、26座堤坝等重点管控对象,构建起覆盖道路、桥梁、燃气等在内的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网。

一旦余杭城市安全运行CT智治应用发出预警,责任单位就按照“五分钟签收、半小时到场、一小时反馈”的要求,按时完成风险隐患处置并记录反馈,实现预警事件闭环处置。数据显示,该平台自运行以来,已进行有效预警500余次。该平台已连续两年入选2021年和2022年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余杭在城市“数字应急力”的建设上已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下半年,余杭还承接并完成了基层治理体系应急消防应用贯通省级试点工作,即在“余智护航”平台上线应急消防应用。依托该应用,余杭首次实现对22.6万家市场主体分领域、分区域、分级别的风险管控,并且可以向相关部门、镇街、网格“靶向”派发排查和隐患整改任务。

下一步,余杭区应急管理局将持续打造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预警系统,不断丰富城市安全智慧治理的内涵,为余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智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