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迭代升级 “防灾天目”智慧应急系统
发布日期: 2022-08-08 18:09 浏览次数: 来源:办公室

为了有效探索解决台汛应对紧急情况下,多头报送信息失真、滞后报送信息失效、渠道阻断信息失灵等突出问题,临安区应急管理局立足当前应急指挥的实际需要,开发了“防灾天目”应急指挥平台信息报送新场景,进一步规范各部门、镇街防汛信息报送工作,固化信息报送模板,规范报送内容流程,提升报送时效精度,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是打通数据壁垒。明确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应急资源等3类数据需求类型,汇集气象、规资、水利、城管等部门地质灾害点、山洪灾害危险区、老旧房、城市内涝点等风险隐患数据及雨量、水位、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预警数据,接入全区11000多个视频监控以及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卫星电话、防汛责任人等应急资源信息,实现监测预警和应急资源数据一屏统揽。

二是分区精准响应。在全区雨量监测站点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基础上,根据气象预警数据和实时雨量,结合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响应标准,细化镇街响应颗粒度,可在局地强降雨时,按“镇自为战”原则,在区级层面响应未达到启动条件下先行启动镇级响应,根据响应要求,落实相关举措,确保防在早、防在小。

三是高效开展指挥。根据平台自动预警信息和部门镇街上报情况,指挥人员实时掌握各点位灾险情事件详情,通过一键圈选,实时联动部门、镇街,调度周边视频监控、队伍、物资等应急资源开展应急处置。

四是优化转移机制。按照防指统筹,水利、规资业务部门分线落实,开发手机移动端。当实时雨量达到阈值,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风险区自动报警,向基层防汛责任人精准发布点位预警。基层防汛责任人手机移动端收到点位预警后,受影响点位巡查,及时转移受影响人员,确认当前无需转移,落实人员值守、加强监测等措施。

五是信息一键汇总。由部门、镇街负责汛前防御准备(比如隐患巡查、应急准备等)、汛中应急响应(比如人员转移安置、灾险情处置等),以及汛后灾情统计有关情况汇总报送,共涉及8大类、42小项,可根据需要,自定义选择需关注的情况,平台自动梳理、一键汇总,形成汛情简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