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发布《关于全面做好我市抗旱防御工作的通知》,贯彻落实抗旱防御工作。
一是加强会商研判,密切关注旱情。按照“周报周会商”工作机制,密切关注旱情发展趋势,主动与气象、水利、农业、城管等相关部门会商研判,督促做好抗旱防御工作,特别要加强与重点易旱地区会商,针对性提出对策措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各部门要按照行业职责分工,及时发布各类预警,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趋势研判,发布中长期降水预报;水利部门要加强旱情监测和管理,实时掌握水库蓄水量、河道水位,及时发布水利旱情预警;城管部门要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及时发布城市生活供水预警;农业农村部门要密切监视农业旱情,及时发布农作物灾害预警。每周五前向市防指办报送本周抗旱工作动态。
二是及时制订预案,落实应对措施。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活水、后库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特别是桐庐、临安、淳安、建德等地区旱情可能会趋重,农村供水较紧张,要尽快修订完善抗旱保供水预案,主动做好防旱抗旱准备。水利部门要及时组织修编完善抗旱应急预案,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利工程调度,针对供水紧张的村落采取启用应急水源、打井取水、限时供水等应急措施,全力保障农村供水;气象部门要完善人工增雨作业方案,科学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城管部门要指导供水企业修订水厂调配方案和限时分区供水计划;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农业企业做好农作物等的防旱抗旱工作。
三是备足抗旱物资,强化节水宣传。防指要统筹做好抗旱物资储备管理,督促乡镇和相关部门及时充实抗旱物资装备,配齐配足应急送水车、消防车、应急水泵等设施设备,落实应急供水队伍,针对前期降雨少、蓄水率低的地区,要提前落实送水车、水泵、发电机、油料等抗旱物资,确保群众生活用水正常供应。同时,结合当地实际,通过横幅、广播、自媒体、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开展节水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