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五山四地一分水,地势地质比较复杂,各类潜在安全风险较多,加上城市发展建设,周期性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多。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测预警,落实闭环举措,变“事后被动应付”为“事前主动防范”,是西湖区又一力举。
一是加强监测。为防城市道路塌陷,在出租车、公交车等机动车上安装道路监测仪,在车辆运行时完成对道路的监测体检,并开发道路卫士系统,实现自动化信息采集、智能化预警通知、精准化到位处置、快速化复核验收的全流程闭环处置。系统自去年上线以来,已发现并修复沉降、坑洞等道路隐患2619处。为加强地质灾害、低洼积水、森林水库、桥梁隧道等领域防范,增设监测仪、液位仪、监控等设备3万余件。为保障亚运场馆及周边防汛防台安全,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模,为决策指挥、科学处置提供精准预测预警。
二是加强巡检。开发智慧巡检系统,以“三赋”解决基层安全检查不懂不会和不到位不闭环等问题。用二维码技术给重点单位、重点区域“赋码”,张贴消安码5.4万余个,实行“一码通”“一码知全貌”,即一扫消安码,“人、房、企、事、物”五大要素一览无余。对检查对象“赋色”,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综合评分,按分值赋予红、黄、绿三色,红色即表明安全风险高,需重点关注、立即整改。对检查人员“赋能”,隐患问题上传系统后,有没有如期整改,有没有及时复查,系统自动记录并及时提醒检查人员落实好闭环整改工作。
三是加强群防。发挥群众力量,弥补力量不足,是筑牢城市安全防线的有效手段。西湖区采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办法,让群众力量得到最大化发挥。通过西湖码“我要报”功能和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平台的“随手拍”模块,鼓励群众及时上报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各类隐患问题,通过镇街一体化智治平台立即派单现场处置,并建立健全完整的闭环执法处理流程。西湖码“我要报”功能自2021年4月上线以来,已累计收到安全类隐患报告4172件,均在第一时间核实情况、闭环处理,及时消除了隐患。
四是加强研判。及时研判安全风险,是早预警、早防范、早处置、早排除的关键环节。西湖区开发升级区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将消安卫士、巡安卫士、企安卫士、瓶安卫士、道安卫士、台汛卫士等10个场景同步跨接到平台,综合计算安全指数,即时评估衡量区域安全状况,对安全风险较高、安全指数偏低的镇街和行业领域,平台自动向所在镇街、所属行业部门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推送预警信息,要求对症治理、排除风险。通过一日一研判、一周一研判、一事一研判,及时对天气变势、风险态势、工作劣势、事故防势作出研判,并利用工作群、系统平台及时发出安全风险预警和工作提示,为镇街和职能部门有的放矢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加强责任。用“红、橙、黄、蓝、绿”五色对每个镇街和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赋色预警,倒逼镇街和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属地责任,加大管控力度,增强治理能力,提高防范质量。该机制运行以来,已有3个镇街和2个部门因多次黄色、橙色预警而被公开通报或约谈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