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49492940/2022-048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2022-12-20 | |
发文机关: | 市应急管理局(市安委办) | 发布日期: | 2022-12-20 |
体裁分类: | 其他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应急管理 |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应急铁军、安全先锋”队伍锻造,开展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大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应急管理能力培训教育2533场,参训27.18万人,有效提升各级干部队伍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
一、高站位谋划,强化“顶点”引领,推动形成“大应急”分级分类教培体系
市安委办印发《杭州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教育培训实施意见》,配套制定《培训纲要》,突出干而论道,采取分级分类,紧扣全市应急管理工作重点,推动形成大系统、大领域、大培训工作体系。
一是对象全覆盖。面向市、区县、镇街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级安委会、防指、减灾委、森防指成员单位,并延伸至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村社干部、网格员。
二是分类分层级。市区两级安委办统筹组织整体推进,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引领本系统本行业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工作,镇街统筹抓好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社干部、网格员培训教育,确保高效推进。今年以来,市级层面培训25场8592人,区级层面培训552场38230人,镇街层面培训1615场114870人,网格员参训95970人次。
三是内容个性化。明确共性必学和分类重点课程,各级成员单位立足职能定位,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专题培训,镇街、村社立足地域特点和实际需求,加强实操培训和演练,确保精准推进。
二、高标准开展,强化“条线”延伸,推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培训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一是立足实战“量身定制”。以提升应急处突规范操作水平、执法监管能力、数智应急能力、自然灾害防治防范能力等为出发点,针对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控、防灾减灾和处突救援等方面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定制8个层面13类专业培训课程,突出实践运用和成果转化。
二是“头雁效应”充分发挥。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学习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组织2期全市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坚持学在先、走在前,在示范带动中不断激发汇聚学习动能。
三是创新形式“多点开花”。上城区开发微信小程序“上城尚应学院”,并依托社区消防救援站、应急宣教馆、避灾安置场所设立线下“尚应课堂”,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教育;淳安县组织全县领导干部集中开展“周一夜学”,编写应急管理学习课程清单,按计划列入“夜学”并组织实施。
三、高质量保障,强化“多面”拓展,推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搭建“线上+线下”一体教学平台。线上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手段,开展“应急云讲堂”网络教育培训;线下认定杭州市委党校、中国计量大学为“市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基地”,杭州市第一机械技工学校、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等14家单位为“市应急管理能力培训基地”,提升教学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强化培训、训练场地和师资保障。
二是培育“专业+乡土”一体师资队伍。吸引党政领导干部、高校科研院所教师、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等初步建立起36人的市级师资库,其中既有具备扎实应急理论知识的专业讲师,也有基层实践经验丰富,能预判、懂应急、会处突的“土专家”;同时发掘业务精通的应急管理干部走上讲台,形成“干部教、教干部”的良好氛围。
三是建立“日常+抽查”一体考核机制。将应急管理能力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七张清单”考核,结合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社区应急体系建设两大攻坚行动,重点考核人员参训频率和覆盖率;结合“护航二十大攻坚行动”、半年度过程性指标考核,及日常基层调研检查,开展不定时、不定点台账抽查,有效提升培训教育工作质效。
下一步,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应急管理厅部署要求,立足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在优化应急管理系统培训教育工作上进一步谋深落细做实,为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能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