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未雨绸缪,全力构建“分级储备,响应迅速,保障到位”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织密应急物资保障网。
一是“一份协议”优化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应急物资储备主要分为生活物资、防护用品(救护救援装备)、通讯预警设备、应急抢险物资装备四个大类,富阳区主要采用政府储备及委托储备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及管理水平。对于社会大规模生产、不宜长期保存的重要生活必需品以及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的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工程抢险装备则采用就近与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委托储备,在增加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应急物资的质量,保障了抢险救援设备使用的便利性及专业性。
二是“两个结合”提升应急物资调运效能。富阳区针对区内自然灾害种类及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实际,积极开展风险研判、物资需求调研,认真选点逐步调整完善,全力打造中心库+分库点相结合的区级物资储备模式,建立“以一个中心库为主,大青、龙门、环山、岩石岭四个分库点储备为辅”的“1+4”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富阳区总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的区级应急物资储备专库于2022年汛期来临前正式启用,全面提升区级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另一方面根据地理位置将全区划分为4个片区,分别设置分库点,储备以麻袋、编织袋、草包、铁锹等为主的防汛抢险类应急物资,从空间上有效缩短了应急物资的调拨距离,大大提高了紧急情况下物资调运效能,切实提升了应急救援响应能力。
三是“三级储备”推动应急物资有序启用。为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行应急物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储备,一旦灾害发生,可实现多级联动,快速有序调运物资,确保就近获取救援力量,提升初步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2021年以来,富阳区结合实际下发《乡镇(街道)防汛防台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村(社区)级防汛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的通知》,将全区24个乡镇(街道)分为山区、沿江、城镇三类区域明确生活物资、通讯预警设备等四大类38种应急物资的储备标准,鼓励乡镇(街道)、村社结合自身情况配备个性化应急物资。
四是“四方备勤”保障应急物资紧急调度。健全应急物资紧急调运保障机制,区应急管理局、商务局、交通局三部门以及区内一支民间救援队伍通过运输协议形成“四方备勤”机制,在台风、汛期等响应期间实行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24小时人员值守、车辆备勤,随时应对物资调运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应急物资能够迅速、安全运抵灾区和事故发生地,保障受灾群众和事故灾难抢险救援需求。今年以来,依托“四方备勤”保障机制,富阳区圆满完成了71批次区级物资的调拨任务,涉及麻袋、编织袋、、应急包、帐篷、发电机等物资共计3.4万余件,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为护航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