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为扎实做好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临安区聚焦涉爆粉尘企业,全面开展涉爆粉尘企业专项整治,全力消除存量风险点,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是摸清底数,开展“全覆盖”服务。临安区应急管理局牵头联合属地镇街对照行业标准对全区范围涉粉工业企业进行走访摸排,对归类不明的粉尘样品开展抽样检测鉴定,摸清全区56家涉爆粉尘企业粉尘类型、重点工艺、重点设备等具体情况,其中47家为木制品粉尘、7家为金属粉尘、3家为农副产品粉尘。全区涉粉作业人数共362人,相关设施设备共251套(台)。帮助企业排查作业现场隐患,识别不符合规范的除尘系统安全设施设备,梳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小微企业存在自身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邀请行业专家给予指导。服务覆盖全区56家涉爆粉尘企业,涉及全区13个镇街。
二是集中整治,开展“零容忍”执法。在掌握底数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对辖区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区应急管理局印发“粉6条”重点检查事项、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文件规范,明确涉爆粉尘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通知企业落实对作业现场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自查整改,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属地镇街主动开展服务检查,全力帮助企业消除突出的问题隐患。在完成企业自查、政府服务检查的基础上,对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作业场所,责令其停产整顿;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涉爆粉尘企业,坚决依法依规予以关停;对存在安全隐患、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管理规定作业等违法行为的涉爆粉尘企业其负责人依法惩处。共排查隐患353条,立案处罚22起。
三是闭环整改,落实“回头看”检查。为确保专项整治获得实效,临安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开展涉爆粉尘企业安全整治工作“回头看”,对前期发现隐患的企业进行跟踪督促和整治验收,防止隐患问题“回潮”。针对涉爆粉尘小微企业存在安全治理能力不足的情况,邀请行业专家现场开出“诊治药方”,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制定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全程参与指导后续技术改造升级,建立隐患整治一企一档。实施“1+1+X”检查机制,即1次专项执法检查,1次省级专家行业会诊加企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属地镇街、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综合检查机制,全方位、全过程帮助企业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四是动态监管,落实“数字化”管理。充分运用前期安全生产风险普常成果,结合工业企业安全在线数字化平台,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属地镇街、社会化服务机构对照每一个生产环节、关键部位、关键点,常态化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要求属地镇街每3个月至少全覆盖进行隐患排查1次,企业每30天完成一次隐患自查自改,每3个月完成1次“常普常新”更新企业新增风险点,新增风险点由镇街委托社会化服务机构上门核验,相关数据信息上传至工业企业安全在线平台,系统根据企业上报风险点进行评判重大风险评判,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系统后台实时掌握企业隐患风险,对企业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工艺设备形成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