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森防指挥部办公室等五家单位下发的关于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的通知要求,自2021 年11 月开始,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市林业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联合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制定细化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应急、发改和当地供电公司,以及森林有关经营单位(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制定细化专项治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人和联络人,紧密围绕重点林区、各类自然保护地敏感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把输配电设施本体缺陷隐患、老化陈旧隐患、裸露线路隐患、私搭乱建线路隐患、输配电设施周围可燃物隐患、输配电线路下方违法种植超高树木隐患,以及电力施工中违规用火行为等作为排查重点,全面建立隐患台账。
二是加强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共计安排4150 人次,利用人工巡视、可视化巡视、无人机激光扫描等手段,对输配电跨越林区包含旅游风景区、国有林场、山区杂树和私有苗场等,穿越林区线路电压等级涵盖10 千伏至500 千伏架空输电线路,穿越林区线路区段长度最长8.6公里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出500千伏沥富5921线、220千伏湖瓶2414 线、10 千伏许源R244线等119 处线路存在树线距离不足隐患、输配电设施周围可燃物隐患。并建立隐患治理“销号”制度,厘清林区输配电设施产权和责任归属,按照产权归属和运维责任,逐一确定隐患治理责任人,依法依规研究制定治理办法,明确整改时限,限期完成整改。截至9 月底,已对118 处可能引起林区火灾的树线距离不足隐患、设施周边可燃物隐患进行整治清理。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微信、短视频等媒体和手段,政企联动开展火灾隐患防治宣传,在重点区域周围贴宣传海报、对周围村民发放宣传单、进行火灾隐患相关知识普及,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教育引导电力线路沿线村庄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治理。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林区各类输配电设施、线路的日常巡护,将高科技、智能化且技术成熟的监测预警设备运用到火灾防控中,积极利用无人机巡视、可视化装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技防水平。积极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护林员参与巡护,加强护林员电力安全培训,不断提高隐患识别、排查治理和安全防护能力。加强与镇街、村社的联系,确保线路周边树木与架空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及时制止周边村民在配电线路下方进行危险生火等活动。制定输配电设施火灾处置专项应急预案,加强政府部门间的联动,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配合进行隐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