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临安区以加强“三场所三企业”监管为重点、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手段、控制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摸清风险底数,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基础,稳步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各项工作。
一是推进建立“一企一档”,掌握企业基本情况。为全面掌握我区加工制造类企业基本情况,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信息基础台账,督促企业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对全区加工制造类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录入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制度建设、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特种设备登记、消防器材、可能伤害类型、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使用和较大以上安全风险概况等九大类,认真填写《临安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表》,并将企业基础信息录入系统,截至目前,已录入企业2502家。
二是推进工矿领域安全生产风险普查,摸清企业风险底数。以区安委办名义印发《临安区工矿领域安全生产风险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各镇、街、科技城管委会认真开展普查工作。一是摸清安全风险底数。对工矿企业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排查,重点关注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存在群死群伤风险的厂区、场所、设备设施等,查清企业风险点的数量、种类、风险信息和分布情况。二是建立风险点数据库。以普查数据为基础,以科学评估为支撑,分级分类建立风险点数据库,分地区分行业绘制安全风险静态、动态四色图,综合呈现我区工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状况。三是精准管控重大风险。以重大事故风险链为主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定期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科学研判风险变化趋势,对重大风险转化成事故隐患的,开展预测预警,倒逼企业精准管控风险。目前,全区已完成普查并录入企业近2550家,填报工作与核验工作同步推进中,确保全区所有企业应录尽录,应核尽核。
三是推进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夯实安全生产监管基础。根据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21年11月底前,临安区需完成不少于1200家生产型企业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目标(年底前不少于总体企业数量的65%)。临安区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并根据此项工作要求与特点,与风险普查工作相结合,今年以来,已完成36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