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和省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杭州市紧抓“防”的责任、“浓”的氛围、“管”的水平、“投”的力度、“处”的能力,以务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坚决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风险。
一是强化“防”的责任。杭州市迅速部署行动,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戴建平主持召开节前全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暨森林防灭火工作视频会议,市森防指办召集市林水、公安、气象、民政等部门进行会商研判,对重点工作进行再布置、再落实,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关于查处违法违规用火行为暨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检查的通知。各地森防指层层发动、压实责任,织密扎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二是营造“浓”的氛围。利用微信公众号、短信、电视台播放游走字幕、视频直播等宣传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不断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分阶段宣传,通过杭州电视台滚动播出防火提醒字幕,公交宣传每天触达上百万人次,制作森林消防专题片、公交电视传播推广。进入防火期以来,各地各部门组织宣传教育活动152次,公共场所宣传屏1218次、播放电视字幕47条、悬挂横幅标语2254多条、制作宣传展板834 块、发送短信54万余条、更新标识标牌 700件,出动宣传车辆263次喇叭循环播放宣传警示语音。同时,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推广运用森林防火码,新增电子语音警察,努力提升公众防火意识。
三是提高“管”的水平。严格火源管控,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紧盯重点人群。加强隐患排查,市林业水利局等五部门印发杭州市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步骤、措施,推进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开展专项整治,制定方案,牵头分四组带队检查,重点围绕农事用火、林事用火、祭祀用火、野外吸烟等主要顽疾开展集中治理,严肃查处违规野外用火行为。严格责任追究。按照“四不一确保”,针对今年以来发生的杭州市森林火情火灾进行自查,严格责任追究。
四是加大“投”的力度。杭州各级财政森林消防投入逐年提高,其中杭州市本级2020-2021年投入1750万元。市林水局制定了2021年度“山地抗旱”项目建设任务及资金分配方案,下达各地“山地抗旱”项目资金500万元,计划新建蓄水池37座(总蓄水量1185立方米);购置并安装蓄水桶310只(其中10立方米容量10只,1立方米以上容量300只);购置高压水泵31台;新建堰坝3座;维修山塘1座。同时,做好对“一高五小”项目建设的指导检查工作。完成了2021年度预算内森林防火物资装备采购、更新工作,西湖西山仓库储备200人扑火物资装备,富阳新登湘溪仓库也是杭州市森林防火训练基地,储备100人扑火物资装备。今年11月,市财政追加市林水局117万元用于应急物资装备采购资金,及时做好物资装备采购相关工作。全市各地加大重点区域、重要地段森林消防设施以及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火情早期处置和预警预测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五是提升“处”的能力。完成应急预案修编,书面征求23家市森防指成员单位和12个区、县(市)意见,编制印发杭州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启动极端天气森林火灾专项预案编制工作。组织业务培训,在桐庐举办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培训,由国家森防办统筹安排教官团授课,省市区、县(市)森防指相关人员共计170余人参加培训。举办应急演练与竞赛,来自全市各区、县(市)和西湖景区13支森林防灭火队伍共200余人参与演练竞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举行全市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地森林消防扑火技能竞赛,检验森防队伍组织指挥和实战能力。抓好森防队伍建设,下发关于调整组建专业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伍的通知,目前,被列为省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的淳安县、富阳区、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区、桐庐县、建德市七个区、县(市)已完成队伍调整组建。有效应对森林火灾火情,有效处置余杭街道径山镇娘娘山、余杭中泰街道紫荆村附近、临安区锦北街道泥川村、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青龙山森林火情火灾4起。及时核查林火监测热点,加强省森林防灭火专题系统和卫星林火监测系统的应用,补充完善相关数据,落实林火监测热点信息核实反馈,在1小时内加载反馈意见。队伍靠前驻防,各级森林防灭火专业和半专业队伍,在重要时段、节假日,靠前布防,随时待命,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有效早期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