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绩效管理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 2021-01-13  17:33 浏览次数: 来源:办公室

目标名称

考核指标

完成情况总结

累计完成工作量

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

研究制定我市应急物资储备调运使用管理工作相关机制。研究制定全市应急物资储备规划。

今年5月份,会同市商务局、财政局制定出台《杭州市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相关部门在救灾物资采购、储备、管理与保障中的分工、职责与任务,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联动机制。自5月下旬开始,按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年度计划等文件的通知》(杭委改〔2020〕2号)要求,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组织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实施意见》初稿,于8月中旬拟定《关于建立健全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在市应急管理局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9月下旬向市级相关部门和单位发文征求意见。10月中旬完成规范性文件法律审查工作。10月29日,戴建平常务副市长召开专题会,邀请市各有关部门一起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讨论研究。按照戴建平常务副市长指示,由我局根据会议提出意见建议再度组织修改,并于近期再度发文征求市级各部门和单位意见。目前,正在抓紧意见整理和文本修改工作,争取尽快完成发文程序。

100%

应急数字化水平提升

完善防汛防台应急联动场景,接入全市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风险点及城市内涝点提升工程成果,完善自然灾害风险识别一张图;提升危化品事故防控“看得见”场景应用,将全市54家115个三四级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接入市级平台。

持续建设并不断优化全市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优化完善自然灾害防控“风险识别一张图”,完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风险图,接入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风险点,完成省厅平原洪水、台风灾害、海塘承载体风险分析成果接入,补充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库模型图,全市城市桥涵隧道、低洼地带内涝风险点等数据,增加整点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站点、网格点数据和等值面分布图,开展汛情通报、统计等功能,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精度。

提升危化品事故防控“看得见”场景应用,实现危化监管能预警。将全市54家115个三四级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接入市级平台。实现对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危险工艺温度、压力、压力等关键参数和有毒、可燃等气体泄漏监测报警、动火等特殊作业等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预警。今年超长梅汛期间,防汛防台场景发挥了重要作用。

100%

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推进“60日隐患暗访督办闭环机制”,全年隐患交办整改率不低于90%。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和危化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完成3家人口密集区危化企业搬迁改造。

建立健全全市小微企业基础信息档案,覆盖率90%,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完成4500家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市本级召开6期(总14期)隐患整改督办会议,发放交界单193份,曝光隐患694处,前5期隐患593处已整改完成592处,整改率99.8%。累计开展14期隐患曝光,曝光隐患1723处。在现有的基础上,将曝光内容放大,区县一级建立每月一次书面曝光、每2月一次会议曝光的机制来推进隐患闭环工作,同时督促落实抓好隐患整改,隐患整改率达95%以上。各区、县(市)累计开展192期,曝光隐患14597处,已整改验收完毕14123处,整改率96.7%。完成杭州普罗米斯涂料有限公司、杭州萧山永新制漆有限公司、杭州余杭区星光油墨厂3家人口密集区危化企业搬迁改造造。建立健全全市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基础信息档案,实现加工制造类小微企业全覆盖(23480家),覆盖率100%,并积极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完成7988家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其中加工制造类小微4283家)。

100%

防汛防台基层体系建设

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

完善防汛防台“六个一”体系建设,即完善防汛防台指挥一平台建设;制定风险识别一张图;编制风险研判一张单;编制管控一张表;编制应急一指南;编制案件一个库。

制订市防指工作规则。完成全市53个多灾易灾乡镇、680个重点村的防汛物资配备。完成防汛防台培训和演练工作。改造提升标准化避灾安置场所300个。划定山洪和地质灾害危险区。

全市15个区县市、191个乡镇(街道)3128个村(社区)、网络员共落实防汛责任人47009名,在网上公示,落实防汛责任制。完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系统已接入1470个水雨情监测站、18座大中型水库、620座小型水库、10万余路视频监控,633支队伍,431个物资仓库等。综合市林水、规自、城管的1905个山洪危险区、1131个地质灾害风险区及96个城市内涝点等数据,形成风险识别一张图在平台中展示。下发风险管控工作提示单 11份,全面管控阶段性风险。梳理各类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1891个隐患点,形成管控一张表。印发《杭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防汛防台工作指南》《防汛防台工作案例库》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防台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53个多灾易灾乡镇、680个重点村配备卫星电话875部,小型发电机组898台,排水泵1194台。全年完成328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

100%

安全形势稳定好转

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严格落实事故的责任追究、行刑衔接等措施,全市事故调查抽查复核比率不低于50%。年度开展市级执法监督检查次数400家次以上。

创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全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152,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24,道路运输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127,水上运输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1,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0。

2020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71起(同比下降25.3%)、死亡136人(同比下降28.4%).其中:工矿商贸领域发生事故38起、死亡32人、受伤10人);发生1起死亡3人的生产经营性较大事故。道路运输领域发生事故132起、死亡103。

渔业船舶领域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严格落实事故的责任追究、行刑衔接等措施,调查生产安全事故29起,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回头看”专项督查,现场检查复核率65.52%。市级执法监督检查次数458家次。全面摸清全市安全生产和城市运行领域的安全风险底数,建立全市风险点清单数据库,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图,着力实现安全风险的动态辨识和持续更新;印发《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意见》,督促各地、各相关部门结合风险清单,细化制定风险管控方案,逐一梳理明确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全面落实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持续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根据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评价细则、评分标准(48项任务措施155项具体评分标准),进一步明确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职责分工和评价考核标准要求,全面部署开展查漏补缺和台账资料收集准备工作,清单化推进问题整改落实。组织参加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拍摄杭州市创建工作宣传片,并进行交流发言。委托浙江省安科院开展城市安全状况自评,对照评分标准,审核汇总创建工作台账资料,完成创建工作自查报告。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