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余杭区四举措推动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提速增效
发布日期: 2021-01-12  16:54 浏览次数: 来源:办公室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应对灾害发生时群众转移安置需求,余杭区应急管理局贯彻省市关于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量质并重,四举措力推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提速增效。

一是全面摸排、科学布局。组织开展全区避灾安置场所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现有避灾安置场所点位布局、建筑面积、设施配置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避灾安置场所250处,其中区级1处,镇街20处,村社229处。遵循“相对集中、便于转移、就近安置”的原则科学选点布局,梳理明确需新增避灾安置点位和需改扩建点位,逐步形成“区级中心+镇街辐射+村社覆盖”的避灾安置点格局,实现避灾安置场所全覆盖保障。

二是系统规划、规范建设。按照省市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标准,加快新增标准化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推动已建成避灾点达标建设。梳理确定了48个村级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创建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节点,要求各镇街打造一个示范先行点,通过召开现场会加快推进各村社完成建设目标。目前全区已完成规范化建设133处,占总数的53.2%,实现区、街道两级100%规范化建设;完成可视化建设任务106处,2021年将实现可视化全覆盖。全区36个社区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三是平战结合、强化宣教。积极推动避灾安置场所与安全宣传相结合,将应急宣传教育贯穿到整个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避灾场所空间,增添应急书籍、打造宣教园地,通过“应急书籍进村社”活动,赠送、购置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救灾等领域书籍470套。深度创建“党建·家温暖”避灾安置点服务品牌,将避灾安置场所打造成为应急宣传、防灾减灾科普阵地,实现避灾点平时服务、战时应急。

四是数字赋能、长效管理。完善全区避灾安置场所信息数据库建设,依托“1+4”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实现避灾安置点“一图显示、一键查询”。联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平台,为灾后人员安置、物资调度决策提供数字化支撑。开放镇街、村社端口,基层工作人员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更新避灾安置点位开放情况、设施情况、物资储备等信息,强化避灾安置场所属地日常管理,实现长效化运作、数字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