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目标名称 | 考核指标 | 进展情况 |
绩效指标 | 事故控制 |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4以内,挑战值为0.035。 | 当月进度 | 6月,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围绕“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主题,举办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宣传咨询日活动,推出多项体验项目,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向全市企业发放安全生产公开信,培育赛孚城应急体验中心等杭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基地,通过主流媒体刊发安全宣传专版、专栏,电视台、地铁广告、车站电子屏、小区阅报栏等播放安全公益广告,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组织安全生产摄影比赛、绘画比赛,结合“开学第一课”向全市幼儿园、小学赠送《安安全全每一天》知识手册和举办安全讲座,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机关活动,引导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推进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发挥“杭州安监”微博微信宣传作用,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2起、死亡23人,同比下降38.9%、下降34.3%。
|
累计进度 | 1-6月,健全完善安委会“1+X”体系建设。强化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三个必须管”要求,市长与所有副市长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各位副市长对分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工作目标和要求,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市政府印发《杭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结构设置及工作规则》,设立建设工程、道路运输、危化品矿山、职业病防治、旅游、特种设备、消防、燃气等8个专委会,推进实现市、县、镇“1+X”责任体系三级全覆盖。强化督导考核推进落实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警示问责、每月通报事故情况、每季进行履职检查、每半年督查考核,年底核查核验和考核奖惩等举措,全面落实责任制。借助平安创建、综合考评等,优化安全生产在考核评价中的内容和权重,强化事故总量控制、重特大事故防范、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等工作落实。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78起、死亡162人,同比下降24.6%、下降28.6%。以2017年全市GDP值12556亿元计算,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3。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50% |
绩效指标 | 事故控制 | 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17年实际值下降14%。 | 当月进度 | 6月,构建机制,加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在建德市开展重点区域综合试点,制订区域安全风险评估计划开展全域安全风险评估;在萧山完成涉爆粉尘和喷涂企业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的基础上,对全市2000多家“三场所三企业”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强化精准监管;在市城投集团下属水务集团开展双重预防机制试点的基础上,对集团系统21家单位(公交集团、燃气集团、城建开发集团等)全面推广,通过过程动态管控、状况检查、分析评估、整改落实、完善标准等一系列流程方法达到闭环管理。全市工矿商贸领域发生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下降50%、下降50%。
|
累计进度 | 1-6月,按照《杭州市工矿商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压降工矿商贸行业领域事故总量,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改善生产现场安全条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工作,严防一般事故发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危行业和存在危险源、危险作业场所的企业要突出管控本单位的重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对各地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暗查暗访,并列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挂牌督办、绩效考评、行政问责等工作机制,加大考核权重,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取得实效。全市工矿商贸领域发生事故34起、死亡24人,同比下降10.5%、下降42.9%。以2016年全市三次产业就业人员从业人员676.95万人计算,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35。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50% |
绩效指标 | 隐患治理 | 市级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按时整改率100%,整改到位率100%。 | 当月进度 | 6月,全市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单位15家,已完成整改13家,其余2家限期整改日期为11月30日;按时整改率100%,整改完成率87%。
|
累计进度 | 1-6月,市安委会于年初印发《关于对2018年度第一批全市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整改单位进行挂牌督办的通知》(杭安委〔2018〕3号),对15家工矿商贸领域的重点隐患进行挂牌治理。各地和各相关部门、隐患整改责任主体单位高度重视挂牌重点事故隐患整改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重点事故隐患整治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抢抓整改进度,确保限期完成整改。各督办单位做好跟踪问效,定期对挂牌督办的重点事故隐患整改进行督查,推进按期、保质完成整改,确保市级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整改工作的安全有序,有效消除了一批生产条件差、不及时消除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隐患。市安委办结合平时暗访暗查和各地上报情况,视情对重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书面审查和重点抽查,并把重点事故隐患整改完成情况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的依据,以此推动挂牌隐患整改工作。全市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单位15家,已完成整改13家,其余2家限期整改日期为11月30日;按时整改率100%,整改完成率87%。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87% |
绩效指标 | 监管执法 |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市本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完成率100%。 | 当月进度 | 6月,根据《局2018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要求和安排,持续积极推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督检查以及“双随机”抽查监管机制,采取综合检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现场安全检查,严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本月执法检查项目主要集中在矿山、危化品、“三场所三企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等行业领域。6月,共完成监管执法95家次,占已完成执法数的29.5%。
|
累计进度 | 1-6月,我局着力强化执法检查,规范执法行为,创新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能,推进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具体工作有:一是编制年度执法计划。将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三场所三企业、事故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等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以及查处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案件等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二是强化监管执法。加强重点场所、行业、领域、时段监管执法,共完成监管执法322家次,目标完成率为58.33%,其中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8家次,完成率16%;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87家次,完成率58%;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21家次,完成率210%;“三场所三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105家次,完成率75%;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66家次,完成率82.5%;事故单位安全生产监督检查4家次,完成率6.67%;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14家次,完成率35%;中介服务机构监督检查5家次,完成率50%;查处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案件12起;监督检查的隐患整改合格率达100%。从执法统计数据来看,执法计划的总体完成情况良好,且多数监管项目的执法家次也都能达到甚至超过时间节点要求的执法目标数,但仍有部分监管项目的执法进度仍相对落后,须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进度,踏准时间节点,确保按时、力争超额完成任务。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58% |
工作目标 | 安全标准化 | 对已取得标准化证书的企业,在证书有效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在复评中发现不具备达标条件的,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级,每年公布二次。 | 当月进度 | 6月,2018年财政预算100万元用于标准化复评(评审)资金,通过公开招标确定3家评审单位对全市满3年达标企业进行抽检复评。截至目前,有7家企业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取消标准化等级,按照要求下发《关于撤销杭州富阳正华纸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等级的通知》(杭安监管二﹝2018﹞57号),予以公告撤销。
|
累计进度 | 1-6月,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已达标企业的监督检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企业标准化工作完成、保持及改进情况,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不降低。明确对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的企业,在证书有效期内如存在不接受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拒不执行安全生产监察指令、安全生产条件不再符合达标等级、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或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形的,将公告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级,并委托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收回原等级证书。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被撤销的,一年内不得重新申报达标评审。2018年财政预算100万元用于标准化复评(评审)资金,通过公开招标确定3家评审单位对全市满3年达标企业进行抽检复评。通过持续推进标准化创建工作,不断强化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有7家企业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取消标准化等级,按照要求下发《关于撤销杭州富阳正华纸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等级的通知》(杭安监管二﹝2018﹞57号),予以公告撤销。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50% |
工作目标 | 应急救援 | 工矿企业较大事故按时上报率100%;市政府授权工矿企业事故调查按时提交事故报告率100%。 | 当月进度 | 6月,全市工矿企业未发生较大事故,无市政府授权调查工矿企业事故。
|
累计进度 | 1-6月,市安委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故信息及事故数据报送的通知》,建立部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工作责任网络,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强化时效,做好部门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和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月报工作。市安委办在每月事故通报中对各部门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和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月报工作情况予以通报,并纳入全年责任制考核。同时,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12·19”爆燃事故情况通报》《省安委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近期几起火灾事故的通报》《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山东省临沂市金山化工有限公司“2•3”爆燃事故情况通报》《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近期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通报》,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举措,切实防范类似事故发生。全市工矿企业未发生较大事故,无市政府授权调查工矿企业事故。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50% |
工作目标 | 安全培训 | 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全年各类安全培训80万人次;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培训,加强对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 当月进度 | 6月,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安全培训重点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为培训主体责任,加大了安全培训机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培训。全市安全生产培训7万余人次。
|
累计进度 | 1-6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和培训机构全面负责的安全培训工作格局,层层落实培训责任,重点落实企业安全培训的主体责任。印发《关于明确一般性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督促、引导安全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实施培训;积极构建竞争充分、规范有序的安全培训市场,督促和引导培训机构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安全培训工作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未按照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课时要求组织教学培训、培训档案未建立或不规范、提供虚假培训档案资料,以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同时,专题举办全市化工(危化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培训班,166家企业参训。培训班以“真培真考”为原则,邀请省内外专家、领导,围绕化工危化品行业重特大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动态风险研判和安全承诺及化工(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等内容进行授课和针对性理论考试。全市共培训从业人员45万余人次。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56% |
工作目标 | 危化品综合治理 | 实现危化品生产企业、带储存经营企业、加油站信息入库率95%;制定主城区危化品“禁限控”目录,明确主城区禁止、限制、控制的危险化学品品种,有效控制城市建成区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 | 当月进度 | 6月,督促区县加强危化品生产企业、带储存经营企业、加油站信息入库力度,并要求危化生产企业每天进行安全承诺。杭州市危险化学品禁止、限制、控制项目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危险化学品禁止、限制、控制信息系统已与相关技术公司进行商谈,即将进入开发流程。 |
累计进度 | 1-6月,印发《关于全市化工医药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进展情况的通报》,全市有危化品生产企业、带储存经营企业、加油站共计823家,目前录入系统的有797家,信息入库率96.8%;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的危化领域综合治理,统筹优化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在主城区全面推开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禁止、限制、控制)工作,开展网格化排查、信息电子化录入、数据动态分析,从行业区域布局方面进行规范。深入推进危化品禁限控实施工作,杭州市危险化学品禁止、限制、控制项目已进入招投标程序,目前已与相关技术公司进行商谈开发危险化学品禁止、限制、控制信息系统。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60% |
工作目标 | 职业卫生监管 | 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情况,接害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制度落实;确保2018年底,开展专项整治的汽车制造和铅蓄电池生产行业实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5%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达到80%以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0%以上。 | 当月进度 | 6月,迎接、陪同省尘毒危害治理督查组检查2个县区2家企业,全市职业危害项目新增申报123家、变更申报80家、开展专项整治334家、验收79家,达标71家。583家企业开展了职业健康体检,体检劳动者30263人。279家企业开展了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全市开展执法检查478人次,检查企业217家,发现隐患396项、责令整改86家,警告处罚12家,罚款14家、罚款额18.58万元。市本级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审查4件,对萧山区职业卫生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执法检查1家。完成4件职业卫生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罚案卷制作、送达,并做好案卷的归档上报。
|
累计进度 | 1-6月,围绕省、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任务要求和局中心工作,以风险控制与隐患治理为抓手,通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宣传、专项整治等手段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下发《2018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并组织年初工作会议,明确部署今年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求。二是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共计接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验收方案报告21项,现场检查建设项目42家。三是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督促、服务企业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全市新增申报企业837家。四是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819家企业进行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2166家次企业开展了职业健康监护,检查接害劳动者97452人次。五是深入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专项整治,对56家汽车制造、233家汽车维修保养、1家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整治,督促两类企业对照治理要求认真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实施整改。六是扎实推进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全市共监督检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1050家,发现职业健康问题和隐患企业699家2073项,责令整改423家,对78家违法违规用人单位作出了警告的处罚,对62家违法企业作出罚款89.9万元的行政处罚,处理投诉举报24件,协助职业病诊断7件。七是认真组织开展第16个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八是会同总工会、人社、卫计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组织部署全市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并将于近期联合开展对区县的工作情况督查。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50% |
工作目标 | 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 制定实施《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及任务清单,实施“智慧安全杭州”规划设计,制定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案,委托第三方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提出城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以及城市风险管理和韧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列入国家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单位。 | 当月进度 | 6月,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市安委会下发三年行动计划相关任务分解表,明确工作职责分工。市安委办和八大重点领域牵头单位分别起草并准备统一印发安全治理具体实施方案,推进重点领域治理。城市安全运行智能监测平台建设已开展前期调研,初步形成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建德市区域安全风险评估试点,研究城市风险管控专业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
累计进度 | 1-6月,加强调研,拟制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已于6月印发。市安委会成立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委办),并配套下发《关于印发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制定杭州市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任务分解表》《五大平台建设任务分解表》《八大重点领域安全治理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分工。市安委办和八大重点领域牵头单位分别起草并准备统一印发安全治理具体实施方案,推进重点领域治理。城市安全运行智能监测平台建设已开展前期调研,初步形成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建德市区域安全风险评估试点,研究城市风险管控专业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