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绩效管理
市安全监管局2017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完成情况汇总表
发布日期: 2018-01-24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办公室

  

类别

目标名称

考核指标

完成情况




事故控制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目标值为0.0665,挑战值为0.0600。

2017年全市各类事故死亡449人,全市GDP数据待统计,按照2016年末统计数(11313.7亿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40,控制在0.0600以内,完成挑战指标。坚持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紧紧抓住“后峰会、前亚运”的契机,固化提升G20杭州峰会安全生产保障工作经验,以更严密的责任制、更严格的监管执法、更有效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措施、更系统的社会共治体系和更有力的基础保障,有效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有效降低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死亡率,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

2017年,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死亡85人,从业人员数待统计,按照2016年末统计数(676.95万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26,比2016年(1.59)下降20.75%,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16年各市实际数下降15%)。涉及事故控制指标,按照2016年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数统计,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要求,指标控制举措扎实有效。

全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不发生重特大工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确保工矿商贸企业各项事故指标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

2017年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449人,同比2016年(557人)下降19.4%,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各类事故死亡人数较2016年各市实际数下降14%);未发生重特大工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工矿商贸企业各项事故指标均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全市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在连续13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隐患治理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构建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市级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按时整改率100%,整改到位率100%。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杭州市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已出台实施,《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推进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制定《杭州市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意见》,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防范社会影响较大事故。2017年,市级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累计15家,均已完成或提前完成整改;市级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按时整改率100%,整改到位率100%。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安全发展、改革创新、依法监管、源头防范、系统治理,抓住“后峰会、前亚运”的契机,固化提升G20杭州峰会安全生产保障工作经验。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取得进展,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更加协调完善,基层基础更加坚实稳固,安全生产总体状况稳定可控,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遏制社会影响较大事故。全市各地高度重视市级挂牌重点事故隐患整改工作,统筹兼顾本辖区或本行业领域内的重点隐患,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深入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了市级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整改工作的安全有序,有效消除了一批生产条件差、不及时消除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隐患。

社会共治

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安全生产社会共治,事故隐患举报投诉查处整改率100%。

2017年,市本级共接各类举报53件,投诉来源分别为省局交办22件、12345交办6件、来电5件、来信11件、微信后台接报2件、民情热线2件、网上信访3件、上门1件、市人大信访办转办1件;投诉类型分别有安全隐患27件、职业健康5件、工伤赔偿2件、事故赔偿2件、非法储存销售1件、无证生产1件、非法违法11件、安全事故4件。已办结53件,办结完成率为100%。坚持系统治理理念,严密层级治理和行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社会共治,推动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群众投诉举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了一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有效打击和震慑了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市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监管执法

市本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完成率100%。

2017年,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市安全监管局为行政执法机构的批复》以及市政府批复的《杭州市安全监管局2017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的要求和安排,持续推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一体化监督检查以及“双随机”抽查监管机制,采取综合检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监督检查,严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非法违法行为。执法检查重点主要是危险化学品、“三场所三企业”、“黑名单”企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中介服务机构、投诉举报等行业领域。具体检查内容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情况;安全生产许可情况;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的情况;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情况;有关人员取得安全资格(合格)证书的情况;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情况;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情况;应急救援工作管理情况;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情况;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情况;举一反三落实整改措施,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情况;中介服务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开展技术、管理服务情况等。目前共完成安全监管执法653家次,目标完成率为105%,其中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60家次,完成率100%;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236家次,完成率107.27%;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23家次,完成率230%;“三场所三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132家次,完成率101.54%;“黑名单”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121家次,完成率100.8%;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45家次,完成率100% ;中介服务机构监督检查15家次,完成率100%;查处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案件21起,查处率100%。监督检查的隐患整改合格率达100%。

依法行政

依申请行政许可按时办结率98%以上。

2017年,我局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件655件,办结646件,办结率98.6%,其余未办结事项均在承诺办理期限内。涉及行政许可工作,办事总量和完成度随时间同步变化,目前我局受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均在承诺时间内完成办结。领导重视,组织机制有保障;积极主动,提前全面实现跑一次;流程再造,助推审批提速;经费保障,快递送达全覆盖;联办联审,推进对接市重点项目平台建设;放管结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争先创优,提高窗口服务满意度。




安全标准化

对已取得标准化证书的企业,在证书有效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在复评中发现不具备达标条件的,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级;引导、鼓励工矿小微企业积极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

2017年,共受理申请三级标准化达标(复评)企业共计1749家,其中免审换证1236家;共下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公告共计7个批次1957家企业,其中免审换证公告1182家;共撤销11家事故企业及14家经检查不具备达标要求的生产企业标准化等级证书。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从制度、规章、标准、操作、检查等各方面,按已制定的规范和标准,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企业的安全素质,强化源头管理的目的,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近年来,通过企业创建、评审申请、申请受理、现场评审、审定公告等程序,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同时,通过开展持续性复评的方式,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管理,如存在不接受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拒不执行安全生产监察指令、安全生产条件不再符合达标等级、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或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形,予以公告撤销,进一步巩固了创建成果,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建立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应急救援

工矿企业较大事故按时上报率100%;市政府授权工矿企业事故调查按时提交事故报告率100%。

2017年,工矿企业较大事故按时上报率100%;市政府授权调查工矿企业事故8起,市政府授权工矿企业事故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率100%。目前8起事故(萧山围垦北线标准塘建设工程一标段“1˙14”车辆伤害事故、大江东宝龙广场3号地块“1˙16”起重伤害事故、浙江新东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28”爆燃事故、富阳新桐“4˙7”泥浆库垮塌事故、杭州萧山江南养殖有限公司“4˙28”中毒窒息事故、浙江中特幕墙工程有限公司“5˙22”高处坠落事故、保利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保利东湾“8˙20”高处坠落事故、高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24”土方坍塌事故)的调查报告市政府均已批复。未发生工矿商贸企业较大事故上报不及时的情况,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认真开展市政府授权工矿企业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从严追究责任,形成教育、警示和震慑的作用,用事故教训推动落实工作。

安全培训

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全年各类安全培训60万人次。

根据法规要求,安全培训在重点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大了安全培训机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培训。2017年,全市共培训从业人员70万余人次,其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3.7万余人次、特种作业人员2.8万余人次。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了解了安全生产知识,提升了安全生产技能,提高了企业从业人员岗位安全意识,提升了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业务水平。

危化品
综合治理

制定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组织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专题行活动,开展重大危险源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诊断社会化服务,服务诊断90个以上,提高危化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危化品综合治理行动的开展,进一步压实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全市危化品安全事故防控能力。一是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杭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并督促13个区、县(市)、经开区、集聚区制定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推动落实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市安委办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专题行活动的通知》,部署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五个一”专题行动和落实监管责任五项专题行动。活动期间,共663家企业开展了危化品安全公开课,703家企业开展对员工的培训,共培训21924人;企业排查治理隐患5790处,整改完成5765处;777家企业开展了应急演练;625家企业开展了风险评估活动,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卡、标志) 2320个;688家企业开展了危化品安全承诺宣誓活动。三是邀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 95家化工重大危险源等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进行服务诊断,其中,84家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企业诊断提出了明确整改要求,并下发督办函落实整改。11家由于停产、工艺变更等原因,未发现安全隐患。

职业卫生
监管

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情况,接害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制度落实;市本级全年监督检查45家次以上,逾期未整改查处率达100%。

全年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预评价76项、控制效果评价72项;新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2075家,较去年增长31%;督促2828家企业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131家严重危害用人单位开展现状评价,较去年增长87%;督促4189家企业落实职业健康监护555141人次,分别较去年增长45%和26%;市本级全年监督检查职业病危害企业78家次,检查发现的职业卫生问题整改率100%。围绕“十三五”职业病防治规划提出的目标,按照“摸清底数、提升能力、科学防治、强化执法、合力推进”的工作思路,深化尘毒危害治理、强化职业健康监督执法,职业卫生监测、健康监护、监督执法等各项工作持续加强,尘毒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遏制,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