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目标名称 | 考核指标 | 进展情况 | |||
绩效指标 | 事故控制 |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目标值为0.0665,挑战值为0.0600。 | 当月进度 | 10月,参照2016年末GDP统计数,目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挑战值0.0600 | ||
累计进度 | 1-10月,参照2016年末GDP统计数,目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挑战值0.0600。一是积极构建安全生产“1+X”责任体系。市政府印发了《杭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结构设置及工作规则》,强化安委会组织机构,继续由市长担任安委会主任;设立了建设工程、道路运输、危化品矿山、职业病防治、旅游、特种设备、消防等7个分管副市长担任主任的专委会。二是落实“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市长与所有副市长签订《副市长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书》,对各位副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市委书记、市长和所有副市长分别带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市各地各部门都积极跟进落实。三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修订完善安全生产目标控制指标体系,分门别类制定6类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下达给区、县(市)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通过各项动态管理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时切实发挥平安考核、综合考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牵引作用,借势借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83% | |||||
绩效指标 | 事故控制 | 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 | 当月进度 | 10月,参照2016年末全市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统计数,目前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 | ||
累计进度 | 1-10月,参照2016年末全市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统计数,目前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开展安全生产除隐患保平安“扫雷一号”专项行动,在以危化、矿山、烟花爆竹、“三场所三企业”等为重点的工矿商贸领域,重点检查和治理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和制度落实、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名通报。目前,已检查企业1395家,排查隐患8526项,其中已整改 7908项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83% | |||||
绩效指标 | 事故控制 | 全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不发生重特大工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确保工矿商贸企业各项事故指标不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 | 当月进度 | 10月,全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未发生重特大工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工矿商贸企业各项事故指标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 | ||
累计进度 | 1-10月,全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未发生重特大工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工矿商贸企业各项事故指标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数。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层层动员部署。市领导在相关安全工作会议上对大检查活动提出要求,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必须亲自协调、亲自研究、亲自督办,带头深入一线加强指导检查。各级各部门切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立即组织召开镇街、部门、企业层面的工作会议,层层传达国家、省电视电话会议和大检查文件精神,深入部署大检查工作要求,真正将各项工作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基层岗位,落实到企业一线。二是及时制定方案,细化责任措施。市安委会印发《杭州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明确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目标、范围和重点以及实施步骤和具体工作措施。后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突出消防、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城中村改造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市府办下发《关于开展全市安全生产互查工作的通知》,成立由区、县(市)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检查组,对指定地区开展相互检查,查找消防、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问题和隐患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83% | |||||
绩效指标 | 隐患治理 |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构建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市级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按时整改率100%,整改到位率100%。 | 当月进度 | 10月,深入学习贯彻《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17〕35号)精神;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列为市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试点单位,指导督促该公司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创新,扎实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市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 ||
累计进度 | 1-10月,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杭州市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总结了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分析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部署推进《意见》、落实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和下一阶段全市安全生产主要工作任务。二是推进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意见,举办全市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宣贯培训,从什么是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如何认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如何开展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建设以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成效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做了全面系统深度的解读,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列为市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试点单位扎实推进试点工作。1-10月,市级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累计15家,目前均已完成或提前完成整改;市级挂牌督办工矿商贸企业重点事故隐患按时整改率100%,整改到位率100%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93% | |||||
绩效指标 | 社会共治 | 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安全生产社会共治,事故隐患举报投诉查处整改率100%。 | 当月进度 | 10月,上线FM89杭州新闻广播电台《民情热线》节目,宣传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培训推进举措,“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等工作,认真听取市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建议,耐心解答市民群众反映的职业健康、危化品许可办证等问题,认真受理了部分群众的咨询投诉。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深入企业车间一线,开展安全生产全方位“体检问诊”。中旬,会同质监部门联合开展高危行业2号暗查暗访行动,共抽查矿山、危化企业12家,发现事故隐患47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已由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并通报属地,要求企业抓紧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好整改,全力防范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10月,市本级共接到投诉举报案件2件(来信1件、民情热线1件),已办结3件(含跨月度办结) | ||
累计进度 | 1-10月,一是开展正反面典型宣传。综合利用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大众传播渠道,公开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电话,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共同查改隐患的氛围。二是坚持“一快二实三严”的举报投诉查处原则。一快是行动快,提高查处效率。接举报后立即落实查处渠道、责任人员、查处时限,及时联系举报人员了解详情、赶赴举报场所开展调查,并按时向举报人员反馈处理结果。二实是措施实,有效消除隐患。在举报查处工作中,认真研判隐患内容和存在问题,明确科学的整改要求,督促被举报单位有效消除事故隐患。三严是执法严,坚持严处严惩。面对查实的非法违法行为,严罚重管,绝不手软,切实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形成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和威慑力。1-10月,市本级共接各类举报46件,已办结46件,办结完成率为100%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98% | |||||
绩效指标 | 依法行政 | 依申请行政许可按时办结率98%以上。 | 当月进度 | 10月,我局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41件,办结31件。我局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一是发文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容缺受理制度;二是按照《安监系统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主项、子项两级指导目录》,指导区县统一调整“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三是按照《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要求,下发安监系统办事指南,统一规范所辖区县市安监局审批事项的材料清单;四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同步更新了所有审批事项的材料清单、办事流程等办事指南信息,统一网上和实体办事大厅办事指南;五是开展1+N+X证照联办扩面准备工作 | ||
累计进度 | 1-10月,我局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件553件,办结件529,办结率95.6%。我局高度重视行政许可工作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制定组织保障机制,确定分管领导负责,行政审批处牵头,各处室配合统筹推进的部署。5月,局一把手深入基层,在窗口为群众协办业务,以“用户体验”的视角,对我局“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情况进行检验。二是6月底提前全面实现所有事项开通网上申请的工作目标。三是安排专门资金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所有审批结果可免费邮寄送达,并制定《杭州市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结果邮件快递送达办法》规范管理,已有152件审批结果依申请人意愿通过邮寄的方式送达。四是再造审批流程,通过“一窗受理”、容缺受理、复杂事项预约办理和各个环节互联网融合办理等四个方面的改进,提高审批效率,并发文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容缺受理制度。五是助推商事制度改革,将第二三类易制毒生产经营备案登记作为首批证照联办事项加入工商联办。六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督,在日常行政审查和事后监督中,及时发现各类隐患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今年以来共发现督促企业整改问题80个。七是督促中介机构规范服务,约谈安评报告存在问题的安全评价机构,督促相关中介机构进行整顿,要求中介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96% | |||||
工作目标 | 安全标准化 | 对已取得标准化证书的企业,在证书有效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在复评中发现不具备达标条件的,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级;引导、鼓励工矿小微企业积极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 | 当月进度 | 10月,受理申请80家(其中免审换证60家) | ||
累计进度 | 1-10月,共受理申请三级标准化达标(复评)企业共计1179家,其中免审换证866家;共下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公告共计6个批次1302家企业,其中免审换证公告782家;共撤销7家事故企业及4家经检查不具备达标要求的生产企业标准化等级证书。2017年共预算100万元标准化复评(评审)资金,通过公开招标确定3家评审单位对全市满3年达标企业进行抽检复评,截至目前,有4家企业在抽检中发现其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要求,已撤销其标准化证书;对上半年发生事故的企业进行梳理,有7家企业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取消标准化等级,要求进行整改后重新上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在对规下企业标准化创建和已达标企业的复评过程中,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引导、监督企业实施并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倡通过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加强企业标准化创建后的持续改进、年度自评及已达标企业的监督检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企业标准化工作完成、保持及改进情况,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不降低;建立工作报告制度,要求各地将规下企业标准化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填报《杭州市规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进度统计表》,每季度上报规下企业推进情况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83% | |||||
工作目标 | 应急救援 | 工矿企业较大事故按时上报率100%;市政府授权工矿企业事故调查按时提交事故报告率100%。 | 当月进度 | 10月,未发生工矿企业较大事故。指导建德市政府对浙江广川建设有限公司“10.14”冒顶片帮事故开展调查 | ||
累计进度 | 1-10月,工矿企业较大事故按时上报率100%;市政府授权调查工矿企业事故8起,市政府授权工矿企业事故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率100%。目前8起事故(萧山围垦北线标准塘建设工程一标段“1˙14”车辆伤害事故、大江东宝龙广场3号地块“1˙16”起重伤害事故、浙江新东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28”爆燃事故、富阳新桐“4˙7”泥浆库垮塌事故、杭州萧山江南养殖有限公司“4˙28”中毒窒息事故、浙江中特幕墙工程有限公司“5˙22”高处坠落事故、保利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保利东湾“8˙20”高处坠落事故、高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24”土方坍塌事故)的调查报告市政府均已批复。对今年以来发生的事故,严格事故报告调查,从严追究责任,形成教育、警示和震慑的作用,同时剖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用事故教训推动落实工作。下一步,将继续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开展年度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及事故调查报告质量专项检查,充分发挥事故查处对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作用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83% | |||||
工作目标 | 安全培训 | 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全年各类安全培训60万人次。 | 当月进度 | 10月,加强监管,在切实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大培训机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培训。全市安全培训机构均按照培训计划和企业申报培训情况正常开展培训工作,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积极采取“送教上门”、按需培训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为企业和学员提供便利和服务。除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外,全市共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管员1371余人次、特种作业人员1872余人次 | ||
累计进度 | 1-10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培训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培训力度,规范考核办法,提高服务质量。全市共培训从业人员53万余人次,其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3.6万余人次、特种作业人员2.7万余人次。一是全面落实安全培训工作。各区、县(市)安监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安全培训工作,落实专人负责,明确职责分工,协调专项经费。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和培训机构全面负责的安全培训工作格局,层层落实培训责任,重点落实企业安全培训的主体责任。二是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各培训机构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结合企业及乡镇(街道)申报情况制定月度安全培训计划,定期报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备案,做到年度和月度有工作计划,每月有完成情况报告,年末有总结汇报。三是积极探索个性化培训办法。采取灵活培训的方式,以企业订单模式,结合企业需要在安全培训大纲范围内,增设消防安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现场救护知识等知识、企业个性要求等,为企业提供专项服务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88% | |||||
工作目标 | 危化品综合治理 | 制定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组织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专题行活动,开展重大危险源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诊断社会化服务,服务诊断90个以上,提高危化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 当月进度 | 10月,按计划稳步推进重大危险源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诊断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对萧山、建德、大江东、富阳、临安、下沙、桐庐、西湖、拱墅等50多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诊断社会化服务。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扫雷一号”专项行动,全市共检查各类危险化学品企业2408家次,排查隐患4222处,进一步减少危化企业安全风险 | ||
累计进度 | 1-10月,一是制定并印发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3月31日,以市政府名义下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着力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从规划布局、源头准入、风险排查、强化管控、关闭搬迁、应急救援等9个方面明确工作任务,并分解落实责任单位、时间表、路线图。积极督促各地以政府名义印发危化品综合治理方案,目前各地全部完成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二是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专题行活动的通知》,部署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五个一”专题行动和落实监管责任五项专题行动。6月7日,陈新华副市长赴建德市调研危化品综合治理进展情况。6月22日,李强煜副秘书长赴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检查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并召开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座谈会,推进落实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活动期间,共663家企业开展了安全公开课,703家企业开展对员工的培训,共培训21924人;企业排查治理隐患5790处,整改完成5765处;777家企业开展了应急演练;625家企业开展了风险评估活动,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卡、标志)2320个;688家企业开展了危化品安全承诺宣誓活动。三是积极推进重大危险源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诊断社会化服务。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筛选100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和重点危险工艺企业开展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诊断社会化服务,目前已对萧山、建德、大江东、富阳、临安、下沙、桐庐、西湖、拱墅等50家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工艺企业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诊断社会化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扫雷一号”专项行动,全市共检查各类危险化学品企业2408家次,排查隐患4222处,减少危化品安全风险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88% | |||||
工作目标 | 职业卫生监管 | 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情况,接害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制度落实;市本级全年监督检查45家次以上,逾期未整改查处率达100%。 | 当月进度 | 10月,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组织对《杭州市职业病防治规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陪同国务院安委办安全生产大检查第二十七检查组到我市检查,完成最多跑一次项目5家办事企业的满意度回访,市本级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审查4件,做好16家申报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验收的前期准备 | ||
累计进度 | 1-10月,一是转发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明确本市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的实施要求,并于8月18日对全市安监部门进行了实施要求的政策宣贯;二是落实专人每日审查职业病危害项目网络申报信息,共审查申报项目126件;三是组织开展全市对水泥制造、汽车制造、蓄电池生产、电焊作业等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完成监督用人单位依法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等主要职业病防治工作措施的首轮检查指导,完成陶瓷、耐火材料、金属冶炼、船舶修造四类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的178家企业的专项整治工作并按规定上报省局;四是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稳步提升,共有2100余家企业进行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五是接害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稳步提升,全市共有3452家企业开展了职业健康监护;六是联合人社、总工会开展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督查,保障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权益;七是按照执法计划要求开展职业健康执法检查,已完成监督检查用人单位65家次,并对4家违法企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逾期未整改查处率达100%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95% |